水龙吟.寿赵癯齐

昔人风调谁高,二疏盛日还乡里。

公卿祖道,百城围尽,争传佳事。

闻自垂车日,都门外、送车凡几。

今世无工,尽置之勿道,焜煌处、独青史。

佳甚东阳山水。是昔时、钓游某地。

风流脱似,洛中耆老,一人而已。

好为霞觞釂,正庭阶、彩衣荣侍。

便明朝有诏,启门解说,值先生醉。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翻译

过去的风度谁能超越,疏广疏受在仕途巅峰时返回故乡。
朝廷官员们为他们饯行,众多城市的人们前来围观,争相谈论他们的美事。
自从他们退休那天起,京城门外送行的车辆数不胜数。
如今世上无人能及,他们的事迹被搁置不提,唯有史书上留下辉煌的篇章。
东阳山水之美无比,那是他们昔日垂钓游玩的地方。
他们的风流逸事如同洛阳的老者,仅此一人。
喜好举杯共饮,庭院台阶上,身着彩衣的孩子们荣耀地侍奉。
即使明天有圣旨下达,打开门来解说,也正值先生沉醉其中。

注释

昔人:过去的人。
风调:风度和才情。
二疏:疏广和疏受,古代两位辞官归乡的官员。
祖道:为出行者举行送别仪式。
垂车:指官员退休。
青史:史书。
东阳山水:地名,代指美好的自然环境。
洛中耆老:洛阳的老者,比喻有威望的人。
霞觞:泛指美酒。
彩衣:古代儿童穿的华丽衣服,象征荣耀。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刘克庄所作,名为《水龙吟·送赵癯齐还家》。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昔日繁华盛世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中缺乏才子的感慨。

"昔人风调谁高,二疏盛日还乡里。公卿祖道,百城围尽,争传佳事。"

这几句描绘了一种过去辉煌的场景,"昔人"指的是古代的人物,"风调"则是指他们的风采和才能。"二疏盛日还乡里"表明诗中所说的这位人物在繁华时期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公卿祖道"则是在谈论古人的伟大事迹,而"百城围尽,争传佳事"则是这些故事被广泛流传的场景。

"闻自垂车日,都门外、送车凡几。"

这里诗人提到自己亲身经历的送别之情,"垂车"指的是准备出发的马车,而"都门外"则是在城门外相送的情景。"送车凡几"则是询问在这样的场合中有多少次告别。

"今世无工,尽置之勿道,焜煌处、独青史。"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失望和不满,"今世无工"指的是当前缺乏才子,而"尽置之勿道"则是说这些都不值得提及。"焜煌处、独青史"则是在谈论那些辉煌的历史与冷清的现实之间的对比。

接下来的内容也同样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环境的不满和无奈。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怀旧的情感,通过对比昔日繁华与今日寂寞,抒发了诗人的深沉情思。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其十六)丁卯生日

此翁幸自偏盲,那堪右目生微翳。

羽流禳谢,缁郎忏悔,天乎无罪。

客曰不然,也因口腹,也因瞻视。

汝夜披黄卷,日餐丹荔,贻伊戚、将谁怼。

长智都缘更事。尽今生、十分珍卫。

暮年怕杀,汗青蠹简,擘红高会。

也莫贪他,君谟旧谱,子云奇字。

特邀张司业,看花题竹,韩家园内。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其七)丙辰生日

儿童不识樗翁。挽衣借问年今几。

少如彦国,大如君实,披襟高比。

德业天渊,有些似处,须眉而已。

愿老身无事,小车乘兴,名园内、行窝里。

做取出关周史。莫做他、下山园绮。

从人谤道,是浮丘伯,是庚桑子。

背伛肩高,幅巾藜杖,敞袍穿履。

向画图上面,十分似个,见端门底。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其六)癸丑生日,时再得明道祠

依然这后村翁,阿谁改换新曹号。

虚名砂砾,旁观冷笑,何曾明道。

吟歇后诗,说无生话,热瞒村獠。

被儿童盘问,先生因甚,身顽健、年多少。

不茹园公芝草。不曾餐、安期瓜枣。

要知甲子,陈抟差大,邵雍差小。

肯学痴人,据鞍求用,染髭藏老。

待眉毛覆面,看千桃谢,阅三松倒。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其九)丁巳生日

不须更问旁人,劝君自拂青铜照。

幅巾短褐,有些野逸,有些村拗。

两度呼来,也曾批敕,也曾还诏。

笑先生此手,今堪何用,苔矶上、堪垂钓。

白雪新腔高妙。把侬家、调疏称道。

六韬未试,抑诗未作,如何归老。

玉带金貂,星儿快活,天来烦恼。

待自笺年甲,缴还官职,换山翁号。

形式: 词牌: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