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拟诗六首(其五)

有士卧蓬蒿,悽怆恒鲜欢。

饥乌噪檐侧,哀猿号树端。

玄云被旭日,下土流光寒。

昨夜严霜飞,林中木叶乾。

凋彼萧与藿,曷以供朝餐。

苟无邓通钱,莫弹贡禹冠。

锻羽如栖鸡,努力空伐檀。

一经令人老,竖儒安足叹。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鉴赏

这首明代张元凯的《杂拟诗六首(其五)》描绘了一位身处贫贱之中的士人形象。诗人通过细致入微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主人公的困苦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凄凉。"有士卧蓬蒿",以蓬蒿象征其居处的简陋,暗示了人物的落魄;"悽怆恒鲜欢",直接表达了士人的悲苦心境,鲜有欢愉。

"饥乌噪檐侧,哀猿号树端",借乌鸦的饥饿叫声和哀猿的悲鸣,渲染出环境的凄凉,也反映出主人公的饥饿和孤独。"玄云被旭日,下土流光寒",运用对比,旭日的温暖与大地的寒冷形成反差,象征着希望与现实的差距。

"昨夜严霜飞,林中木叶乾",进一步描绘了严冬的残酷,连树叶都干枯凋零,暗示生活的艰难。"凋彼萧与藿,曷以供朝餐",直接表达了主人公对食物匮乏的忧虑,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苟无邓通钱,莫弹贡禹冠",邓通钱是古代富有的象征,贡禹冠则是清贫的标志,这里借典故表达出主人公渴望财富改变现状的愿望。"锻羽如栖鸡,努力空伐檀",比喻自己像劳累的鸡一样辛苦劳作,却难以获得实质的收获。

最后两句"一经令人老,竖儒安足叹",揭示出读书虽能增长知识,但并不能解决眼前的实际困难,感叹学问并不能带来物质上的改善,从而深化了主题。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刻画了一个在困境中挣扎的知识分子形象,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生活艰辛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896)

张元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拟诗六首(其六)

海深犹可测,河广犹可凭。

狂夫如飘风,心志莫可惩。

结发明信誓,中道忽侵凌。

葑菲槩尔遗,荼蓼茹谁憎。

新宠良自固,故欢难再仍。

凉飙起霜夕,陨叶何棱棱。

羞以孤帷搴,坐见圆月升。

三复白华诗,伤哉人无恒。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春游篇二首(其一)

芬芳蔼京邑,太和盈宇宙。

如何惬赏心,矧复值春候。

柔荑偃条风,嘉树郁灵囿。

川上悦于飞,山梁闻朝雊。

舆台被文绮,女郎飘长袖。

车马何怒鲜,游閒日驰骤。

陈遵驱藩车,爰丝通中冓。

愿言绿酒醑,无事黄金寿。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南乡子(其二)送别

欲去难留。蜻蛉一叶木兰舟。细语断肠人竟去。

何处。新妇矶头烟水绿。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题蒋廷晖小景

我家南山中,柴门别经久。

不知今春来,新添几株柳。

清江闲钓竹,鸥鹭还来否?

对此忽相思,长歌独搔首。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