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徐遵诲和刘邦彦韵四首(其二)

不徒说剑与谈兵,况是文章动两京。

屡欲上书勤汉室,时教扪舌易齐城。

帆樯远雁江开楚,衾枕清?路入荆。

落落长游半天下,不知归计几时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明代沈周的诗《赠徐遵诲和刘邦彦韵四首(其二)》以议论和描绘结合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关注和个人志向的抒发。首句“不徒说剑与谈兵”表明诗人不仅热衷于军事策略,更重视实际的行动和建功立业。接着,“况是文章动两京”强调了诗人的文才横溢,他的文字甚至能影响京城的文坛。

“屡欲上书勤汉室”表达了诗人对于恢复汉室正统的忠诚和责任感,而“时教扪舌易齐城”则寓言般地表示他有时会克制自己的言论,以智谋而非武力来影响局势,如齐国之役那样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

“帆樯远雁江开楚,衾枕清?路入荆”两句描绘出诗人漂泊江湖、游历荆楚的景象,展现了他广阔的视野和壮志未酬的旅程。“落落长游半天下”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游历之广和胸怀之大,而最后一句“不知归计几时成”则流露出诗人对于未知归期的感慨,透露出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军事才能和文学素养,又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个人理想的追求,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赠徐遵诲和刘邦彦韵四首(其三)

细雨春帆破晓开,更添新酒事深杯。

他乡梦寐鸿于陆,故国诗篇凤有台。

白发不归花亦笑,青山急去鸟仍催。

公侯复始君须记,李广原非是死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赠徐遵诲和刘邦彦韵四首(其四)

断蓬逐逐未能休,搔首西风又莫秋。

曲折旧袍存蜀绣,萧条空室去吴钩。

虚名落枕邯郸梦,浊酒浇胸磊磈愁。

莫谓寻常种瓜者,东陵曾是旧封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因病不预纂修之徵用呈馆中诸公

纂局冠裳济济然,白头多病后诸贤。

圣功大满先皇纪,庶政分参列国编。

老颖何能出毛遂,后堂今合让彭宣。

夜来梦秉江淹笔,犹在鸾停鹄?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沈工侍时旸

乌纱兀兀鬓苍浪,物表逍遥岁月长。

林壑清虚流笑语,云霞缥渺入衣裳。

新开元圃长春地,旧是丹丘不死乡。

还却朝廷有馀禄,閒凭诗酒傲人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