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太史曙戒过访海幢将归风雨大作留同王震生程周量梁兰友梁芝五澹归夜话分赋

峣嶷岗埠精庐隐,百雉斜临高幡引。

入树蝉声尽日长,流涎衲子香炉冷。

幰盖华轩藻寺门,鸟窠倒履迎旟隼。

白傅裴休俊玉容,烟霞洒落生心腔。

青云自合腾圭璧,禅机旋转光玲珑。

柱杖芭蕉非我与,金山玉带解诸公。

琢成楮叶杂春芽,绝肖何必青莲花。

老僧瞺瞪不得语,自然白石成丹砂。

五马催呼归兴失,三门移睇浮云黑。

零陵山石自纷飞,金波昨夜先离毕。

咫尺烟涛上下翻,鼋鼍吐电蛟龙泣。

憍尸迦主献瞿昙,阿修罗殿满剑戟。

隐几更坐成欢笑,本来面目一时得。

血红鲤眼寒光闪,海飙几阵连天捲。

不劳石汁铸琉璃,平地贝阙生光辉。

缩脚抠衣不及语,双门乍启真珠飞。

秉烛高谈幽思动,含毫扫纸抒冰姿。

冰姿自带漭泱色,万顷沧溟归一滴。

芥子空穴驻须弥,笔端三昧通禅力。

痴憨犹不许旁观,木枕才醒东既白。

津吏频呼渡头船,芳尘杂沓凌朝烟。

心赏窈蔼不可期,廊庙山林齐置之。

分襟熊轼拥前驱,始知贵贱忘多时。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丘太史访友于海幢寺的情景,以及随后的风雨留宿,与友人深夜交谈的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友情的深切感悟。

首句“峣嶷岗埠精庐隐”,描绘了海幢寺所在之地的险峻与隐蔽,暗示了其环境的清幽与脱俗。接着“百雉斜临高幡引”一句,通过“百雉”(古代城墙的一种单位)和“高幡”(高高的旗帜),形象地展示了寺庙的雄伟与庄严。

“入树蝉声尽日长,流涎衲子香炉冷。”这两句以蝉鸣和香炉的冷寂,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禅宗生活的深刻体验。

“幰盖华轩藻寺门,鸟窠倒履迎旟隼。”这里通过“幰盖华轩”(华丽的车辆)和“鸟窠倒履”(鸟巢中的倒置鞋子),巧妙地将世俗与禅宗生活进行了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两者之间微妙关系的理解。

“白傅裴休俊玉容,烟霞洒落生心腔。”诗人以“白傅裴休”(白居易、裴休两位唐代著名诗人)的俊美面容为喻,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内心的宁静。

“青云自合腾圭璧,禅机旋转光玲珑。”这两句以青云和圭璧(古代礼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智慧的追求和内心世界的纯净。

“柱杖芭蕉非我与,金山玉带解诸公。”通过“柱杖芭蕉”的形象,诗人表达了自己与世俗的疏离,以及对禅宗生活的认同。

“琢成楮叶杂春芽,绝肖何必青莲花。”诗人以“楮叶春芽”与“青莲花”进行对比,强调了禅宗生活中的自然与真实,而非外在形式的完美。

“老僧瞺瞪不得语,自然白石成丹砂。”这一句通过老僧的眼神和自然界的景象,表达了禅宗修行中内在精神的升华。

“五马催呼归兴失,三门移睇浮云黑。”诗人通过“五马”(古代官职的象征)和“三门”(佛教中的三解脱门),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暂时遗忘和对禅宗境界的向往。

“零陵山石自纷飞,金波昨夜先离毕。”这两句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与变化,暗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

“咫尺烟涛上下翻,鼋鼍吐电蛟龙泣。”通过“烟涛”、“鼋鼍”和“蛟龙”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力量的敬畏和对生命现象的深刻思考。

“憍尸迦主献瞿昙,阿修罗殿满剑戟。”这一句以佛教故事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崇敬和对世间纷争的反思。

“隐几更坐成欢笑,本来面目一时得。”诗人通过与友人的深夜交谈,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自我认知。

“血红鲤眼寒光闪,海飙几阵连天捲。”这两句以“血红鲤眼”和“海飙”为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激烈波动。

“不劳石汁铸琉璃,平地贝阙生光辉。”诗人以“石汁琉璃”和“贝阙”(贝壳砌成的宫殿)的比喻,表达了对自然与艺术的赞美。

“缩脚抠衣不及语,双门乍启真珠飞。”这一句通过“缩脚抠衣”和“双门乍启”的形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交流和情感的释放。

“秉烛高谈幽思动,含毫扫纸抒冰姿。”诗人通过“秉烛高谈”和“含毫扫纸”的行为,表达了对知识与艺术的追求和内心的自由。

“冰姿自带漭泱色,万顷沧溟归一滴。”这一句以“冰姿”和“沧溟”(大海)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与个体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芥子空穴驻须弥,笔端三昧通禅力。”诗人以“芥子空穴”和“须弥”(佛教中的山名)的对比,表达了对禅宗智慧的追求和内心世界的广阔。

“痴憨犹不许旁观,木枕才醒东既白。”诗人通过“痴憨”和“木枕”的形象,表达了对禅宗生活的真实体验和对世俗世界的疏离。

“津吏频呼渡头船,芳尘杂沓凌朝烟。”这一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心赏窈蔼不可期,廊庙山林齐置之。”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世界的欣赏,以及对两者之间平衡的追求。

“分襟熊轼拥前驱,始知贵贱忘多时。”最后两句通过“分襟”(分别)和“熊轼”(古代贵族乘坐的车驾)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重新认识和对物质与精神追求的平衡。

收录诗词(1303)

释今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伍铁山牡丹转赠李言兑

鸠艾山人蓄奇思,泼墨时画牡丹树。

浓淡轻盈比赵昌,葳蕤枝叶精神藏。

富贵自然天上落,烟云眼底相翱翔。

去年寄我此一幅,古道春风常在目。

有时挂壁对枯禅,恰如陆亘遇南泉。

同根万物异非异,明珠一粒走冰盘。

吁嗟山人得志时,綵笔战胜万人知。

澄清壮志今已矣,考槃歌彻山之嵋。

金支瑶草恣幽采,颜如渥丹色不改。

人生出处固有定,适意何必皆高车。

吾友李君琼之秀,精鍊一经今白首。

文情跌宕自激昂,丰城之气终干斗。

今年见弃未称意,牢骚别我还分手。

分手索我此画图,赠君胜赠金错刀。

琼海之波千尺涛,关情送远秋云高。

归去烧香静披对,静定方知动者劳。

形式: 古风

赠高文斗

华山渭水秀灵钟,半千嘉运诞英雄。

弯弓射杀霸陵虎,用兵髣髴孙吴公。

高郎洒落为元子,天容道骨轩仙风。

虎帐趋庭寒剑气,天边结友敦高风。

下帷默与圣贤对,钩深索隐皆旁通。

肝肠盘屈叠丽锦,心胸洞彻光玲珑。

文章气力长万丈,那应笔梦生春虹。

山僧素有孝基眼,观人虽众无如公。

抵掌快谈恨已晚,区区作别订重逢。

君不见浮粟之水清且幽,斩荆拨草君所谋。

我行当作陆沉士,华轩鹤盖期一至。

一夜清灯数茗杯,寒山世事两徘徊。

秋风触处无高下,行人畏上越王台。

形式: 古风

壬寅春三月石鉴覞弟奉师命入阊门为先师翁乞塔铭于钱牧斋先生赋此为赠

吾翁早具金刚眼,照耀大千无间歇。

去秋忽唱还乡行,谁识双林未入灭。

四百罗浮山君长,守护无缝威凛烈。

譬如皓月被云掩,是月光明岂曾歇。

眼光所照亦复然,妄情瞥起即区别。

还将佛子区别智,消尽妄情光不二。

江南姑熟有虞山,山中长者名远被。

如椽大笔干云汉,电抹风摇生妙义。

点笔此光出笔端,恰与长者同巴鼻。

石弟克绍吾家种,代师远走五千里。

褦襶久藏妙喜机,笑揖张君等儿戏。

出门一句为余言,始信脚根方点地。

形式: 古风

寿程万閒

我闻七宝功德山,金盘流出耀人寰。

光明威德咸炽盛,双融真俗如冰环。

此光岂特世间珍,诸佛护念非等閒。

琉璃玻瓈红玛瑙,帝青摩尼及众宝。

杂此宝燄光明云,现此金刚坚密身。

大地山川多藻丽,此光照处皆成文。

菩提座隐烟雾中,廓清能使人皆见。

法螺吹动海波寒,扶桑映彻须弥面。

万閒道兄法之幢,百福庄严众所羡。

灵峰亲受付嘱来,此身却向宰官现。

才生气便可凌霜,梅花万片相翱翔。

大离垢缯为冠弁,妙得真智何昂藏。

戴笠吾输出入机,恰如百灵遇老庞。

愿汝住劫自绵长,我作此偈为赞扬,万象森罗齐合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