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夜宿无钖》,是明代诗人祝颢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夜宿他乡时的复杂心情。
首句“辞家无百里,离思已纷纷”,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离开家乡的距离虽短,但内心涌动的思乡之情却已纷至沓来。短短十个字,便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旅途中的孤独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接着,“旅泊今宵始,乡音此地分”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开始在异乡落脚,与家乡的声音、环境产生了距离,这种分离感让他的思乡之情更加浓烈。通过“今宵始”和“此地分”的对比,突出了诗人从踏上旅程那一刻起,就不得不面对的孤独与失落。
“汀沙笼宿雾,星月挂疏云”描绘了夜晚的景色,雾气笼罩着河滩上的沙地,星星和月亮在稀疏的云层中若隐若现。这样的景象不仅增添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迷茫。
最后,“回首寒山寺,钟声杳不闻”以寒山寺的钟声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寒山寺的钟声虽然在远方,但在诗人心中却如同回响,提醒着他身在异乡的事实。这句诗以景结情,含蓄而深沉,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离家远行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家乡深深的思念。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而动人,是一首典型的抒情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