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吕思诚的《桂林八景(其六)桂岭晴岚》描绘了桂林桂岭在晴朗天气下的美丽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桂岭的壮丽与幽静。
首句“桂岭崇崇插绛霄”,以“崇崇”形容桂岭的高峻,插入“绛霄”之中,既表现了山岭的高度,也暗示了其色彩的红艳,仿佛是天边的一抹红霞。接下来,“晴岚浮动翠云飘”一句,通过“晴岚”的流动和“翠云”的飘动,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灵动的氛围,将山间的雾气与翠绿的云彩巧妙融合,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之美。
“峰峦碧润轻翻縠,岩壑精荧深染绡”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峦与岩壑的细节。这里使用了“縠”和“绡”这两个比喻,分别形容山峦的碧绿光泽如同轻柔的绉纱,岩壑的精莹则如同精细的丝织品,形象地展示了山川的细腻与华美。
“晚霭忽开高突兀,馀辉斜抹蔚苕峣”则是对日落时分景象的描绘。晚上的云雾突然散开,露出高耸的山峰,夕阳的余晖斜洒在山间,使得整个景象更加壮观。这里的“蔚苕峣”不仅描绘了山峰的高峻,也赋予了画面一种深远的意境。
最后,“缓行鸟径衣裳湿,莫说梅花万里遥”两句,通过行走在蜿蜒曲折的鸟道上,衣裳被露水打湿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沉浸与享受。同时,借梅花的遥远,反衬出眼前的美景近在咫尺,让人不禁感叹于大自然的奇妙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桂岭晴岚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桂林山水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悟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