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适中驿

悄悄山钟晚,行行石径幽。

霞光流野暝,树影入溪秋。

鹭起横塘口,马嘶古渡头。

道旁值野叟,因与访龙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美的山间行旅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傍晚时分山寺钟声的静谧、蜿蜒曲折的石径、夕阳余晖洒满田野的景象、秋日里树木的阴影映入溪流之中,以及鹭鸟在池塘边起舞、马匹在古老的渡口嘶鸣的生动画面,一一展现出来。通过这些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不仅展现了山林间的宁静与和谐,也暗示了旅途中偶遇的闲适与惊喜。

“悄悄山钟晚”,开篇即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山寺的钟声在傍晚时分显得格外悠长,引人遐想。接着,“行行石径幽”则描绘了旅人在蜿蜒的山路上行走的情景,石径的幽深与静谧,让人感受到旅途的孤独与探索的乐趣。

“霞光流野暝,树影入溪秋”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黄昏时刻的景色。霞光与野地的昏暗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而树木的阴影倒映在溪流中,又为这幅画增添了季节的特色和动态感。这两句诗通过光影的变化,巧妙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鹭起横塘口,马嘶古渡头”则是对旅途偶遇的生动描绘。鹭鸟在池塘边翩翩起舞,马匹在古老的渡口嘶鸣,这些场景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旅途中意外的发现和惊喜。

最后,“道旁值野叟,因与访龙湫”两句,点明了诗人在这次旅行中遇到了一位老农,并因此得知了前往龙湫(瀑布)的路径。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故事的内容,也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山林间的宁静之美,以及旅途中偶遇的惊喜与发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诗意的追求。

收录诗词(62)

贺一弘(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宿平南驿

雾生山渐暮,凉气袭衣裾。

坐啸孤灯下,行歌数盏馀。

滩声喧夜静,月色入庭虚。

处世浑如梦,飘蓬总任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过隐溪

小溪谁隐迹,曲水碧潺潺。

流去终归海,源来总自山。

石生苍藓润,沙睡白鸥閒。

愧抱山林志,频年此往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寄潘朴斋

半载萍乡令,南归满路悲。

勤劳原自分,凋敝竟何裨。

泪感攀辕日,缘悭伏枕时。

深惭无惠政,去后奠遐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思归

归筑山中屋,躬耕拟鹿门。

稻田三涧水,茅屋数家村。

药草薰书幌,松花落酒樽。

世间无限事,陇上莫来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