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曲

金剪生寒夜漏长,玉人纤手懒缝裳。

素娥偏耐秋光冷,来照鸳鸯瓦上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清代许孟昭的《寒夜曲》描绘了一幅深秋寒夜的画面。首句“金剪生寒夜漏长”以金剪裁衣的寒冷和夜晚滴水成冰的漫长,渲染出冬夜的寂静与凄冷。"玉人纤手懒缝裳"则通过女子纤细的手指因寒冷而怠于缝制衣物的动作,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和慵懒。

后两句“素娥偏耐秋光冷,来照鸳鸯瓦上霜”更是富有诗意。"素娥"即嫦娥,这里借指明亮的月光,"偏耐秋光冷"表达了月光在寒冷中依然皎洁,照亮了屋檐上的鸳鸯瓦,霜花点点,如同鸳鸯相伴。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寓含了诗人对夫妻团圆、共度寒夜的期盼和对孤独生活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寒夜的景象,通过人物的细微动作和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温暖亲情的向往。

收录诗词(1)

许孟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越女祠

一曲菱歌韵碧澜,耶溪归棹日将残。

情多自易含惆怅,不为秋深怨露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力疾作书寄外因题纸尾

尺素初题罢,轻罗泪未干。

离愁不堪寄,聊复报平安。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

夏日雨后对月坐池上呈母

幽斋一雨过,草木醒枯槁。

新月竹间明,凉风池上好。

閒吟忘溽暑,静话开怀抱。

岂必白旃檀,始能除热恼。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冬日同三婶母夜绣

愁寂深闺岁向阑,绣床坐对一镫残。

频添彩线知宵永,渐涩金针觉指寒。

楚楚花枝香满袖,娟娟霜月正当栏。

几回饮罢还相谓,昼短工夫促较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