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松谷

山行三四转,古木插太清。

下马问我处,一谷通洞灵。

古木是何木,盘根尽茯苓。

月明风雨至,白昼雷霆惊。

时复疑王乔,云里来吹笙。

道人不巾鞋,一氅五铢轻。

尽日无言说,松花落满庭。

块坐复块坐,饱听松风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探访深山古谷的奇遇与感受。诗中充满了神秘与自然之美,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谷的独特魅力。

首句“山行三四转,古木插太清”,开篇即以生动的语言勾勒出登山的艰难与古木参天的壮观景象,仿佛引领读者一同踏入了幽深的山林之中。接着,“下马问我处,一谷通洞灵”则描绘了诗人到达目的地后,遇见一位隐居在此的道人的情景,暗示了此地的神秘与灵异之气。

“古木是何木,盘根尽茯苓”一句,不仅赞美了古木的形态与生命力,更通过“盘根尽茯苓”的细节,暗示了山谷中的奇异与生机。随后,“月明风雨至,白昼雷霆惊”则进一步渲染了山谷的神秘氛围,月光下的风雨与白天的雷鸣,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时复疑王乔,云里来吹笙”一句,将神话传说融入现实,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妙体验。而“道人不巾鞋,一氅五铢轻”则通过描写道人的装束,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山谷的神秘感。

最后,“尽日无言说,松花落满庭。块坐复块坐,饱听松风声”四句,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道人与诗人在山谷中的静谧生活,通过“无言说”、“松花落满庭”、“块坐”、“饱听松风声”等细节,展现了他们对自然的深深敬畏与内心的宁静平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行、古木、隐士、自然景观等元素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与和谐的山谷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然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89)

张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师事陈献章。成化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丁忧后,隐居不仕,累荐不起。正德中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谒孝陵而归。其学以自然为宗,求“忘己”、“无欲”,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东所文集》

  • 字:廷实
  • 号:东所
  • 籍贯:广东南海
  • 生卒年:1455—1514

相关古诗词

三峰诗(其一)

三峰峙西蜀,高出云汉表。

四时秀有馀,万古清不了。

可望不可攀,仰止无大小。

时起肤寸云,为霖苏亿兆。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三峰诗(其二)

眷彼三峰奇,中有牛眠地。

惜哉一片玉,重泉千古闭。

凤去有遗雏,蔚为王者瑞。

无为滞丹穴,大展淩霄翅。

形式: 古风

三峰诗(其三)

罗浮起沧海,大洞天浩浩。

招手兹三峰,交结胜管鲍。

终古两昂藏,一气通旻昊。

无穷仁寿福,力为苍生造。

形式: 古风

赠费侍御还朝用李太白韵

清名动两京,高价重连城。

神骏一过目,知是渥洼生。

洒然出尘姿,而抱济物情。

布衣辇毂下,文擅倚马名。

风云生两腋,来从龙虎争。

常怀致主谊,靡羡锦衣荣。

小大各有用,所贵斯道行。

割鸡试牛刀,三年政有成。

刀笔惊老吏,冰蘖腾芳声。

贤名闻九五,有诏速如京。

父老挽君衣,感惠各沾缨。

官居柱下史,正色率群英。

天门高九重,仰视孤凤征。

手持三尺法,上佐日月明。

请剑出上方,埋轮在都亭。

帝念岭海远,烛之以法星。

绿林缚封豕,瘴海剪长鲸。

万卉尽枯槁,值此甘霖倾。

呻吟转讴歌,欢若登蓬瀛。

闻风遁豺狼,在一弛一张。

鹰鹯不如凤,霸道终愧王。

骅骝一展足,万马空腾骧。

功名置身外,楚得而楚亡。

仆居四百峰,恍若堕醉乡。

公馀君枉顾,解衣坐茅堂。

语及经济事,此心共皇皇。

汲涧当新酎,折荷当玉觞。

名花当国色,妙舞十二行。

鸟吟当妓唱,亦有音绕梁。

君笑曰富贵,如朝露夕阳。

风波一失路,齐楚遥相望。

世态多风雨,人情逐炎凉。

江山尚有改,人世岂不溃。

仆答曰谁哉,大舶济沧海。

圣心寓击磬,高人乐铲彩。

既失兼济谊,翻成独善罪。

规规与君居,在我无卷舒。

知心语未足,远别将奈渠。

堆盘有蕉荔,设馔无齐菹。

维时七月半,新凉满郊墟。

君行趋北阙,仆行迈南楚。

青玉环五峰,左右如龙虎。

东南翳日月,上下迷风雨。

长卧此山中,何处寻太古。

有时醉峰顶,漱齿九龙泉。

喘与九天接,息与沧海连。

人生如梦耳,万事堪舍旃。

颜回与禹稷,各撑渡人船。

浩浩本来然,自馀皆浮烟。

东山天下望,领命自九天。

见仆极口道,道君如范老。

烂熟天下事,惜哉麻未草。

二妙聚一堂,德星应苍昊。

顾仆蠛蠓然,毅然任斯道。

东山千仞冈,竹窗百尺楼。

东所何为者,方寸有十洲。

仁贤共出处,正当五百秋。

医国无双枝,人材第一流。

迩闻边报急,烽火照皇州。

两公韩范略,当解倒悬愁。

费公正红颜,刘公已白发。

用材无老少,众星让孤月。

人才当此日,万紫杂千红。

遗逸有麟凤,可礼不可栊。

谁体上天意,谁敦下士风。

元气傥不息,天道岂终极。

伫看九苞来,文章成五色。

山龙补帝衣,火藻备粉饰。

万里秋水襟,飞上梧千寻。

端居守渊默,万玉宜森森。

君从今日去,两情江海深。

杳然山水隔,尚嗣金玉音。

赠君无白璧,赠君无黄金。

赠君唯白云,赠君唯此心。

忆我抱忧归,一病十年来。

志如江汉决,万牛挽可回。

衔环意空切,奏赋心已灰。

昨闻君有意,封事荐凡才。

吾君古神尧,忧勤理治秋。

自有商鼎任,从劳杞人忧。

我著我蓑去,桐江钓碧流。

经纶付公等,及时展壮猷。

功成傥身退,寻我五峰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