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曹宪金华山韵上李雁湖(其五)

椅梧未成琴,脩干埋积雪。

嶰竹断成律,其窍春自发。

所遇时使然,谁与指摽月。

仙翁急抽关,乞我云母屑。

形式: 古风

翻译

梧桐还未长成琴材,修长的枝干埋在积雪中。
湘妃竹断裂后形成音律,竹节里的空隙在春天自然开启。
这一切都是因为时机和命运使然,谁能与我一起弹奏映照月亮的曲子。
仙翁急忙拉上琴弦,向我要云母粉作为琴瑟之需。

注释

椅梧:未成熟的梧桐。
未成琴:还未成为制作乐器的材料。
脩干:修长的枝干。
积雪:堆积的雪。
嶰竹:湘妃竹,古代制作乐器的好材料。
断成律:断裂后形成音乐的律动。
窍:竹节。
春自:自然地。
指摽月:弹奏出如月光般明亮的音乐。
仙翁:仙人或者技艺高超的乐师。
急抽关:迅速调整琴弦。
乞我:向我要。
云母屑:云母粉末,古代制作琴瑟的材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泳的作品,属于山水田园诗的一种。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隐逸生活中的自在与超脱。

"椅梧未成琴,脩干埋积雪。" 这两句诗画面鲜明,意境深远。椅梧,即梧桐树,其木材可制成弓或乐器,但这里却未能成琴,暗示了一种尚未实现的艺术追求或者是生命中的某种憾事。而“脩干埋积雪”则描绘出一幅雪后林间静谧的景象,脩干可能指的是竹子或其他植物,它们被积雪覆盖,一方面表现了时间的沉淀与自然界的寒冷,另一方面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嶰竹断成律,其窍春自发。" 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嶰竹,即山间的竹子,它们在风中摇曳,仿佛有节奏地“断成律”,形成了一种天然的音乐。而“其窍春自发”则表明即使是在严寒之中,生命力也是顽强的,春天的气息依旧会悄然而至。

"所遇时使然,谁与指摽月。" 这两句诗转而描绘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所遇时使然”表达了一种顺其自然的情怀,而“谁与指摽月”则是诗人在夜静人稀时,独自一人仰望星空,心中充满了对宇宙和生命本质的深深思考。

"仙翁急抽关,乞我云母屑。" 最后两句诗,则是对朋友之间交流与相互理解的一种表达。“仙翁”可能指的是一位隐逸的高人或者诗人的友人,他“急抽关”,意味着他急于分享自己的知识或感悟。而“乞我云母屑”则是一种谦逊和渴望学习的心态,云母屑可能代表某种珍贵的物质或精神财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内心世界的抒情,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高洁的生活态度和艺术理想。

收录诗词(318)

吴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元年(公元1209年)第进士。累迁著作郎,兼直舍人院。应诏上书,颇切时要。累迁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疏言谨政体、正道揆、厉臣节、综军务四事。后进宝章阁学士,知温州,以言罢。泳著有鹤林集四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 字:叔永
  • 籍贯:潼川
  • 生卒年:约公元1224年前后在世

相关古诗词

和曹宪金华山韵上李雁湖(其四)

奔鲸甫息波,猘子还吠雪。

忧端压不住,耿耿及明发。

师费辄千金,粮储亡三月。

智哉陶士行,先贮头与屑。

形式: 古风

和曹宪金华山韵上李雁湖(其二)

百卉冬具腓,乔松立霜雪。

老枝自擎重,既晚逾秀发。

劲挺真大臣,回邪走妖月。

金非百鍊刚,那不因翠屑。

形式: 古风

和曹宪金华山韵上李雁湖(其三)

浮名镜边尘,骄气炉上雪。

胡为认而有,引满犹不发。

有怀东方人,书眼高照月。

纾徐如行云,去就不尔屑。

形式: 古风

和虞沧江见寄宴坐闻秋香

春芳如丽人,骄色不肯除。

秋芳如高士,一味甘恬虚。

我闼本洞然,香风来虚徐。

滋兰露承掌,延桂月满裾。

门巷柳濯濯,林塘竹疏疏。

真意俨分列,远心更庄舒。

庭前两好鹤,知几年岁馀。

或睨立倚窗,或饮于清渠。

常恐缁尘染,回视根性初。

蹇余沧江人,人岂不鹤如。

起寻月中句,遥睇花外车。

八表方云昏,尚无返庄庐。

形式: 古风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