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游人不是上坟回,便是清湍禊事来。
最苦相逢无处避,天禧寺及雨花台。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所作,体现了诗人在清明时节游览时的感慨。诗中“游人不是上坟回,便是清湍禊事来”两句,描绘出清明时节人们或上山扫墓,或去水边洗尘的景象,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自然之美的赞赏。接下来的“最苦相逢无处避,天禧寺及雨花台”则透露出诗人在游览中偶遇熟人的不易和难以避免的情感交流,以及对特定地点如天禧寺和雨花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杨万里的这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表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天公也自喜良辰,上巳风光忽斩新。
点检一春好天色,更无两日似今晨。
粉捏孩儿活逼真,象生果子更时新。
输赢一掷浑闲事,空手入城羞杀人。
长干桥外即乌衣,今著屠沽卖菜儿。
晋殿吴宫犹碧草,玉亭谢馆尽黄鹂。
淮山脚下大江横,御柳梢头绛阙明。
览尽山川更城郭,雨花台上太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