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描绘的是春天柳絮飘飞的景象,以柳絮自比,寄寓了作者的情感。"望去非花,飘来疑雪",形象地写出柳絮轻盈如雪花,难以分辨的情景。"未作浮萍,已离深树",暗示柳絮的飘泊不定,如同离别之人。"隋堤三月,几回翘首",表达了对柳絮的期待与眷恋,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最堪怜、无根无蒂,总被东风弄汝",流露出对柳絮命运的同情,它们无依无靠,只能任由东风摆布。"踏歌魏女,离情多少",借魏晋女子踏歌之典故,寄托了深深的离愁别绪。"乍扑空帘,旋黏芳径",写柳絮忽而扑向窗户,忽而粘附于花径,生动描绘了其飘忽不定的状态。
"好倩莺衔取",希望有莺鸟能带走柳絮的哀愁,"还思往日,鹅黄初染",回忆起柳树初生时的嫩绿,感叹时光变迁。"变态顿分今古",感慨柳絮从鹅黄到飞絮的生命周期变化。最后,"枉垂著、长条踠地,绾伊不住",表达了对柳絮无法挽留的无奈,也暗含了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整首词以柳絮为载体,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深感慨,以及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