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

病起独吟溪上楼,烟波云木共悠悠。

细斟柏叶酬人日,漫嗅梅花忆陇头。

天远美人长在望,路危春色未销忧。

南行故国柴门迥,拟把纶竿伴白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愈后在溪边楼阁中独自吟咏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慨与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联“病起独吟溪上楼,烟波云木共悠悠”,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状态和所处环境。诗人从病中恢复,独自在溪边的楼阁中吟咏,周围是烟雾缭绕的水面、飘浮的云朵和茂密的树木,这一切都显得悠远而宁静。这里的“悠悠”不仅形容了自然景象的广阔与深远,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深邃。

颔联“细斟柏叶酬人日,漫嗅梅花忆陇头”,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在病愈后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体验。他细细品尝着柏树叶,以此来庆祝人日,表达对生活的珍惜和对亲友的思念。同时,他随意地嗅着梅花的香气,回忆起远方的朋友或亲人,这种情感既温暖又略带一丝忧伤。

颈联“天远美人长在望,路危春色未销忧”,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忧虑。尽管天空遥远,但诗人的心始终牵挂着远方的亲人,这种情感超越了空间的距离。同时,面对未来的道路可能的困难和未知,诗人心中的忧虑并未因春天的到来而消散,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尾联“南行故国柴门迥,拟把纶竿伴白鸥”,诗人设想自己前往南方的老家,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相处。他打算拿着钓鱼竿,陪伴着悠闲自在的白鸥,过着一种远离世俗纷扰的生活。这一设想既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是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病愈后对自然、生活、情感以及未来的复杂感受,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充满了人生的哲思和情感的深度。

收录诗词(1064)

郑善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 字:继之
  • 号:少谷
  • 籍贯:福建闽县
  • 生卒年:1485—1523

相关古诗词

八月二日

曲巷疏篱小院幽,荒村独夜竹桐秋。

星河正值销魂地,鸿雁还过何处楼。

卧病岂堪闻木叶,息机犹自着羊裘。

碧霄万里风云气,起凭危阑歌四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得思道书

伏枕忽传车马使,揽衣迎问已沾巾。

开缄萧飒见汝面,回首苍茫任此身。

司马著书长抱病,黔娄为道不辞贫。

沧江冷落梅花晚,独抱遗芳向远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答近夫思道

忆昔三吴共临眺,上山不用杖藜扶。

只今卧病难行立,闻尔加飧定有无。

千里音尘双涕泪,万方忧患独泥涂。

蛮烟朔雪催人事,愁对城南鹅鸭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登道场绝顶用太初韵

峰头独立云雾飞,天畔风回苍玉扉。

深林日落豺虎伏,横江浪高舟楫稀。

举目中原望不极,侧身沧海愁依依。

岘山霅水秋意动,故园幽事行当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