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桂州二首(其二)

胡沙久冲突,贼马亦驰骛。

我行不得息,终岁在道路。

敢言更多事,尚恐与时忤。

低头访殊俗,何处可放步。

江流下沧海,日惨蛟鳄怒。

出门寻故人,风雨已断渡。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到桂州时的艰难旅程与内心感受。开篇“胡沙久冲突,贼马亦驰骛”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危险,仿佛置身于一片荒漠之中,敌人与盗贼的马匹也在狂奔,暗示着环境的恶劣和旅途的凶险。

接着,“我行不得息,终岁在道路”进一步强调了诗人长时间奔波、劳顿的状态,表达了对自由与安宁生活的渴望。随后,“敢言更多事,尚恐与时忤”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复杂世事的谨慎态度,担心自己的言行举止可能触犯时局,体现了对社会规则的尊重与自我保护意识。

“低头访殊俗,何处可放步”一句,诗人通过“访殊俗”表达了对不同文化的探索与好奇,同时也反映出在陌生环境中寻找归属感的渴望。“何处可放步”,则是在思考着如何在异乡立足,寻找心灵的安放之地。

后半部分,“江流下沧海,日惨蛟鳄怒”运用自然景象来渲染氛围,江水奔腾,流向无尽的大海,太阳黯淡,似乎预示着前方的路途充满挑战与未知。这样的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也暗含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不屈。

最后,“出门寻故人,风雨已断渡”表达了诗人渴望与朋友相聚的心情,但在风雨交加的天气中,渡口已经关闭,无法实现这一愿望。这既是对友情的向往,也是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初至异乡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好奇,也有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与对社会规则的尊重,同时也不乏对友情的怀念与对现实挑战的坚韧。

收录诗词(1360)

吕本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 字:居仁
  • 籍贯:寿州
  • 生卒年:1084- 1145

相关古诗词

桂林解后拜见仲古龙图吉父学士别后得两诗书怀奉寄(其一)

所至艰危里,如何更别离。

只看山似戟,自合鬓如丝。

汤熨徒增疾,文章不疗饥。

端居温馀论,苦语自成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桂林解后拜见仲古龙图吉父学士别后得两诗书怀奉寄(其二)

折老久高卧,曾乡仍倦游。

同为万里走,肯避数年留。

贼帜江湖晚,岚烟岭峤秋。

相逢得安稳,乘兴莫东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吉父见寄新句

词源久矣多岐路,句法相传共一家。

良贾深藏宜有待,大圭可宝在无瑕。

长江渺渺看秋注,孤骛悠悠伴落霞。

盛欲寄书商榷此,岭南不见雁行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桂州水西

隆隆而雷风乘之,断霓落日江东西。

江头古寺颇岑寂,僧檐正与南山齐。

我来端坐已寒暑,终日看山默无语。

盗贼连村那敢问,藜苋充肠未为苦。

早禾已旱心所知,正待前山一犁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