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渑池悯旱

风沙扑面吹,疲马厌行迟。

迢递经函谷,崎岖上渑池。

遗民遭丧乱,久旱转流移。

不有甘霖降,何能脱死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路过渑池时所见的干旱景象,表达了对受灾民众深切的同情与忧虑。首句“风沙扑面吹”,以强烈的视觉和触觉形象,勾勒出恶劣的自然环境,暗示了灾难的背景。接着,“疲马厌行迟”一句,通过马匹的疲惫和行动的迟缓,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艰辛与环境的恶劣。

“迢递经函谷,崎岖上渑池”两句,点明了行进路线,函谷关与渑池作为地名,不仅增加了地理上的信息,也暗示了旅程的遥远与艰难。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旅途的不易,也为下文对灾民的描述埋下了伏笔。

“遗民遭丧乱,久旱转流移”揭示了灾民的苦难生活。在长期的干旱中,人们的生活陷入了困境,被迫四处流浪。这一句通过“遗民”、“丧乱”、“久旱”、“流移”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灾民的悲惨境遇,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深切同情。

最后,“不有甘霖降,何能脱死危”表达了诗人对降雨的渴望,以及对灾民能够摆脱生命危险的强烈期盼。这句话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期待,更是对社会救助和人间温情的呼唤,体现了诗人的人道主义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社会关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社会公正与人性温暖的追求。

收录诗词(533)

汪广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 字:朝宗
  • 籍贯:江苏高邮
  • 生卒年:? ~1379

相关古诗词

望嵩山

巩洛纵游观,嵩山势郁盘。

三呼开澒洞,四岳壮维翰。

松偃彤霞古,云凝紫盖团。

应当作霖雨,沾足救时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过鼎湖得雨

好雨来天阙,层云覆鼎湖。

九农承厚泽,四海慰来苏。

丰稔行将见,炎蒸坐觉无。

老夫殊有喜,狂舞动三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赠张主事关中讲究运道回

关中兵旱久,黎庶窜亡多。

重感朝廷德,频烦使者过。

舟车资馈饷,田野动讴歌。

寄语诸朋达,遐方在抚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岭南喜得家书

稽首开书札,倾心想面颜。

一官居岭徼,万里别乡关。

最喜慈亲健,都忘两鬓斑。

尤闻小儿女,日日望回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