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诀别夫君十七年,如今泉壤相从,道有子为黄门给事;
痛哭慈母一千里,尚愿水浆少进,留此身立青史功名。
这首挽联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毛鸿宾母亲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上联“诀别夫君十七年,如今泉壤相从,道有子为黄门给事”中,“诀别”二字透露出离别的哀伤,“十七年”则强调了时间之长,暗示了母亲在失去丈夫后独自抚养儿子的艰辛岁月。“泉壤相从”描绘了母亲与丈夫在另一个世界重逢的情景,而“道有子为黄门给事”则表明儿子毛鸿宾成就卓著,继承了家族的荣耀,是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最好回报。
下联“痛哭慈母一千里,尚愿水浆少进,留此身立青史功名”中,“痛哭慈母”直接表达了对母亲去世的悲痛之情,“一千里”则夸张地形容了思念的距离之远,表现了对母亲的深深眷恋。“尚愿水浆少进”则是对母亲生前的关怀与照顾,即使在母亲去世后,仍希望她能感受到一丝温暖与安慰。“留此身立青史功名”则表达了对母亲一生贡献的认可与赞美,希望她的事迹能够被历史铭记,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不仅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思,更体现了对母亲无私奉献精神的崇高敬意和对儿子成就的骄傲。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亲情、孝道以及个人功名的深刻理解与重视。
不详
初名子城,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四年使节甫归程,岂期游子春晖,寸草难留三月景;
八十老翁应破涕,为道文孙秋捷,佳音报与九原人。
八年九子四登科,更芸馆齐名,相与掞藻摛华,合众口曰难兄难弟;
万里孤云一回首,痛萱帏永隔,尚冀节哀顺变,留此身以事父事君。
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
坦坦荡荡,虽忧患亦畅天怀。
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
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