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汗青孰与老黄间,能为君王把蜀山。
懊恼秋风吹客鬓,一年三过剑门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青渠追和宋金部壁间韵(其二)》中的片段。诗中,诗人将历史长河与个人经历相融合,以“汗青”和“老黄”象征历史的悠久,而自己却如同蜀中山川的守护者,频繁地因公务或旅途经过剑门关,被秋风无情地吹拂着头发,表达了时光流逝与仕途奔波的感慨。"懊恼秋风吹客鬓"一句,流露出诗人对岁月匆匆、人生无常的淡淡哀愁。整体上,此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的历史责任感和个人生涯的沧桑感。
不详
南宋诗人。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短亭放脚小轩渠,从险趋平本一涂。
掌上烟川三百里,蜀都风物似吴都。
一点光分草际萤,缲车未了纬车鸣。
催科知要先期办,风露饥肠织到明。
水碧衫裙透骨鲜,飘摇机杼夜凉边。
隔林恐有人闻得,报县来拘土产钱。
谢三郎女败蓑衣,褴缕中藏玉雪肌。
柱下莫愁无乳媪,秋风得此可忘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