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令

楼下水潺湲。楼外屏山。淡烟笼月晚凉天。

曾共玉人携素手,同倚阑干。云散梦难圆。

幽恨绵绵。旧游重到忍重看。

负你一生多少泪,月下花前。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翻译

楼下流水潺潺,楼外有如屏障般的远山,淡淡的烟雾笼罩着夜晚的月色,带来一丝凉意。
曾经与心爱的人携手同行,一同倚靠栏杆赏景。然而如今,那些美好的回忆如同云烟消散,难以重温。
深深的遗憾绵延不断,再次来到旧日游玩的地方,我怎能忍心再看。
亏欠你的泪水,多得数不清,总是在月下花前涌上心头。

注释

潺湲:形容水流缓慢而连续。
屏山:形容远处的山峦像屏风一样。
淡烟笼月:轻薄的烟雾笼罩着明亮的月亮。
玉人:对美好女子的称呼。
负你:对不起你,亏欠你。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感伤的画面。"楼下水潺湲,楼外屏山",以流水声和远山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的夜晚氛围。"淡烟笼月晚凉天",进一步渲染了傍晚时分,月色朦胧,微风带着凉意的景象。

"曾共玉人携素手,同倚阑干",回忆起与心爱之人携手共度的美好时光,倚靠栏杆,温馨的画面历历在目。然而,"云散梦难圆",暗示那段美好的时光已经消逝,如同云彩散去,梦境难以重温。

"幽恨绵绵",表达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无尽遗憾和思念,"旧游重到忍重看",再次来到曾经的地方,却只能忍受着痛苦的回忆。最后两句"负你一生多少泪,月下花前",直接吐露了词人对辜负对方的深深自责,以及那些在月下花前共同流过的泪水。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抒发离别之痛、追忆往昔和自我反省的词作,情感深沉,语言朴素真挚。蔡伸的词风多情而哀婉,这首《浪淘沙令》恰如其分地展现了这一特点。

收录诗词(172)

蔡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蔡襄孙。政和五年(1115)进士。宣和年间,出知潍州北海县、通判徐州。赵构以康王开大元帅幕府,伸间道谒军门,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桧当国,以赵鼎党被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绍兴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为浙东安抚司参谋官,提举崇道观。绍兴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传。伸少有文名,擅书法,得祖襄笔意。工词,与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属,屡有酬赠。有《友古居士词》一卷。存词175首

  • 号:友古居士
  • 籍贯:莆田(今属福建)
  • 生卒年:1088—1156

相关古诗词

减字木兰花(其五)

锦屏人醉。玉暖香融春有味。今日兰舟。

魂梦还随绿水流。高城望断。无奈城中人不见。

斜倚妆楼。恨入眉峰两点愁。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其二)

船回沙尾。几误红窗听鹊喜。尺素空传。

转首相逢又隔年。寒灯独守。玉笋持杯宁复有。

秀水南州。徒使幽人作梦游。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癸亥元日,秀守刘卿任有词。时余适至秀,因用其韵二首,时初用乐(其一)

彤庭龙尾。礼备天颜知有喜。九奏初传。

耳冷人间十七年。盈成持守。仁德如春渐九有。

三辅名州。好整笙歌结胜游。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婆罗门引.再游仙潭薛氏园亭

素秋向晚,岁华分付木芙蓉。萧萧红蓼西风。

记得当时撷翠,拥手绕芳丛。

念吹箫人去,明月楼空。遥山万重。望寸碧、想眉峰。

翠钿琼珰谩好,谁适为容。

凄凉怀抱,算此际、唯我与君同。凝泪际、目送征鸿。

形式: 词牌: 婆罗门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