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宾石曩主钟仰山侍讲家最久,偶访旧馆,怆然黄垆之思。用玉田观花外集有感韵

燕归何处,过乌衣门第。一带轻烟隔秋水。

叹衫痕、晕酒琴语弦诗,三十载,尘世赏音无此。

吟魂犹在否,几叶云笺,澹墨重寻旧题字。

梦蝶不归来、镜里芙蓉,剪霜影、一枝红碎。

有邻笛、依依故人心,问蜡炬、成灰夜台知未。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鉴赏

这首《洞仙歌》由清代词人周之琦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悠远。词中以“燕归”开篇,借燕子的归巢隐喻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感慨。

“一带轻烟隔秋水”,轻烟与秋水相映,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仿佛是词人内心情感的外化。接下来,“叹衫痕、晕酒琴语弦诗”,通过衣物上的痕迹、饮酒后的琴声和诗歌,描绘了过去生活的点滴,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记忆的深刻。

“三十载,尘世赏音无此”,三十年的光阴,尘世间再难找到如此纯粹的欣赏与共鸣,流露出词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接着,“吟魂犹在否,几叶云笺,澹墨重寻旧题字”,表达了词人希望自己的灵魂还能在文字间游走,寻找那些曾经留下的印记,体现了对文学艺术的执着与热爱。

“梦蝶不归来、镜里芙蓉,剪霜影、一枝红碎”,借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以“镜里芙蓉”象征美好的事物已逝,而“剪霜影、一枝红碎”则描绘了时间流逝的残酷,美虽短暂却留下深刻的回忆。

最后,“有邻笛、依依故人心,问蜡炬、成灰夜台知未”,通过邻笛声声,唤起了对故人的思念,而“蜡炬成灰夜台知未”则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深深眷恋与不舍,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

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情回忆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02)

周之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广西巡抚,疏言筑堤赈灾等事,凡数十上。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病逝于家中。工词,浑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心日斋词》,传于世。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 字:稚圭
  • 籍贯: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公元1782年~1862年

相关古诗词

相见欢

炉香冷了金猊。镜台携。不信生来长见,翠眉低。

春梦断。画阑畔。旧情迷。刚是晓鸦啼后,子规啼。

形式: 词牌: 相见欢

相见欢

一丝秋入雕梁。燕双双。蓦地庭梧已做,十分凉。

楚竹簟。越罗扇。漫思量。咫尺画栏西畔,是斜阳。

形式: 词牌: 相见欢

清平乐.忆梅

寻寻觅觅。竹外人孤立。砑粉银笺题又湿。

冷却翠禽消息。旧时芳讯依然。而今幽恨年年。

一笛绮窗归梦,故山无奈春寒。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扬州慢

银管拈愁,玉笺封泪,十年人老藤花。

趁飞凫小影,又敛翼京华。

认当日、题名醉墨,翠阴深处,重拂窗纱。

话风流、裙屐多时,香散蜂衙。

旧游过眼,漫低回、身世抟沙。

叹候馆凄灯,归艎倦枕,残梦谁家。

唤起二分明月,芜城怨、写入啼鸦。

但潮生潮落,秋声容易天涯。

形式: 词牌: 扬州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