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云歌再为钱唐马稚彬赠妓赋

觥筹交错麝兰熏,请君听我歌茜云。

霜风昨夜吹香氛,冉冉飞落珠江濆。

芊绵草色日初曛,化为云兮碧氤氲。

儿名茜云美无伦,我言云儿天之孙。

儿言云是花之魂,兰心蕙质清且芬。

意近体远浓淡匀,戏着临邛犊鼻裈。

梭齿偶折逢谢鲲,懒向人间剌绣纹。

徵歌逐舞日温黁,双莲微动湘波裙。

留身顾影何逡巡,沽娇笑弄榴花尊。

欲别不别时谆谆,憨声颤语谁忍闻。

马明生即云中君,云兮同归老姥墩。

白头太守王右军,有诗不赋鹑之奔。

掘头船子两桨分,不如归去寻桃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茜云歌》是明代诗人张萱为钱唐马稚彬所作的一首赠妓之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妓女茜云的形象与情感世界。

诗中以“觥筹交错麝兰熏”开篇,营造出一种奢华而略带感伤的氛围,引出对茜云的歌唱。接着,“霜风昨夜吹香氛,冉冉飞落珠江濆”,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命运的无常。随后,“芊绵草色日初曛,化为云兮碧氤氲”,将茜云比作飘渺的云彩,既美丽又稍显孤独,象征着她命运的多变和内心的复杂。

“儿名茜云美无伦,我言云儿天之孙”一句,点明了茜云的名字与她的美貌,同时也暗示了她与天空、自然界的某种联系。接下来,“兰心蕙质清且芬”赞美了茜云如同兰花般高洁的品质,进一步凸显了她的独特魅力。

“意近体远浓淡匀,戏着临邛犊鼻裈”描绘了茜云的生活态度,既有世俗的嬉戏,也有超脱凡尘的追求。“梭齿偶折逢谢鲲,懒向人间剌绣纹”则通过典故,表现了茜云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传统束缚的不屑。

“徵歌逐舞日温黁,双莲微动湘波裙”展现了茜云在音乐与舞蹈中的魅力,以及她那如水般温柔的情感。“留身顾影何逡巡,沽娇笑弄榴花尊”描绘了茜云在酒宴上的姿态,既有娇羞又有洒脱。“欲别不别时谆谆,憨声颤语谁忍闻”表达了茜云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她对情感的真挚表达。

最后,“马明生即云中君,云兮同归老姥墩。白头太守王右军,有诗不赋鹑之奔。掘头船子两桨分,不如归去寻桃根。”这一段通过引用历史人物和典故,表达了对茜云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她最终选择的肯定。整首诗通过对茜云形象的刻画,展现了她独特的个性和复杂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自由的向往。

收录诗词(1617)

张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用韩叔捷大参人日韵

如何今日人为日,此日为人真可惜。

日为禽兽人皆知,禽兽为人人不识。

安得日日皆是人,园棘免歌忧罔极。

形式: 古风

先两月常乘涨访桃源主人不遇题名抱犊门而返复用前韵补阙

老松作涛竹作浪,桃花源头水新长。

两浆船子一老公,青瑶历历寅缘上。

此日思君君不知,访柳寻花成独往。

抱犊门前题鸟归,渔歌何处闹斜晖。

枯槎斫岸走蜥蜴,汎梗挂树蹲伊威。

榻悬谁下南州士,咄咄空高湖海气。

休将项领啖名儿,玷我老缺残牙齿。

山阴雪棹亦复烦,白云为你长飞翻。

欲问西园招隐意,溪花能笑鸟能言。

形式: 古风

乙丑献岁三日口号代柬迎里中同社君子

天上招摇今指丑,人间遗老称朋寿。

人言旧岁不如新,我道新人不如旧。

新人休说美韶华,旧人休嗟成老丑。

曾见韶华易销歇,若羞老丑非长久。

小园寒褪花欲然,小院晴多春似昼。

巧笑迎人洞口桃,柔条扫径溪头柳。

为语乘春好杖藜,且去寻芳共携手。

请君莫弃旧时人,好我同倾新岁酒。

形式: 古风

续荔枝叹

华清玉骨化作灰,赪虬不受蛮雨催。

圣僧已捧火齐至,绛襦仙人殊未来。

去冬严霜击炎海,迸碎虬珠春不綵。

红云阵里无星苞,顿使南珍阙今载。

南珍自古遍南州,甘香绝胜闽与涪。

若令今岁是元狩,举酒何须酬伯游。

天生尤物媚天子,岂必一物成疮痏。

献珍贡异谁问瑞与妖,但愿无妖即为瑞。

翰林主人五云芽,人间烟火不敢加。

自言一啖三百颗,天浆玉液不数卢仝茶。

东坡亦言本为口,食指君能无动耶。

请君莫过方陈家,不如来看西园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