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莺

樱桃初熟露珠轻,客里光阴晓更清。

犹恐先生只归梦,故携天籁入风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闻莺》由宋代诗人邹浩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夏时节樱桃成熟、露珠轻盈的景象,以及诗人身处异乡、光阴静好的心境。诗中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声响与内心情感相融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思乡之情的氛围。

首句“樱桃初熟露珠轻”,以樱桃的成熟和露珠的轻盈为切入点,不仅描绘了初夏的自然美景,也暗示了一种清新脱俗的生活状态。樱桃的成熟象征着季节的更替,露珠的轻盈则给人以清凉之感,两者结合,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而又不失宁静的画面。

次句“客里光阴晓更清”,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一个远离家乡的旅人。在异乡的清晨,时间似乎更加清晰,这种“更清”的感觉既是对外界环境的客观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它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感知,以及在异乡独处时对时光的深刻体悟。

后两句“犹恐先生只归梦,故携天籁入风声”,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担心自己只是在梦中回到了故乡,因此特意将自然界的天籁之音——风声与鸟鸣(此处的“天籁”可能暗指鸟鸣)融入到诗中,以此寄托对故乡的思念。风声与鸟鸣交织在一起,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也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使得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更加深沉和真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与情感之间微妙关系的独特理解。

收录诗词(979)

邹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060—1111

相关古诗词

次韵仲弓见答

青衫白马吏天边,胸次长年只辋川。

我愧无才似裴迪,亦缘春步见新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席上呈仲明

诵诗久欲陪苏焕,载酒谁怜访子云。

莫道囊空乏供给,邻家芹菊许人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次王彦鲁韵呈仲弓

城南兼吏隐,草树水中央。

飞鸟有时到,惊尘无处扬。

留春供燕集,落日借辉光。

一自乌衣后,风流知几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郭舜俞再任颍昌

谷雨冥冥春尽头,故人重解去时舟。

西湖好在一百顷,为我传声到白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