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为韵寄李子先(其一)

往日三语掾,解道将无同。

我观李校书,超迈有古风。

谈道屡入微,闭门长蒿蓬。

谁能赏远韵,太守似安丰。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过去的三言两语官员,懂得‘将无同’的深意。
我看李校书,他的才华超越常人,有古人的风范。
他谈论道理时常常深入细微之处,闭门苦读,生活简朴。
谁能欣赏他深远的韵致呢?太守的品格就像古代的安丰侯一样高尚。

注释

往日:过去。
三语掾:三言两语的官员。
将无同:出自《庄子》,表示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共鸣。
李校书:李姓的校书郎。
超迈:超越一般,卓越。
古风:古代的高尚风格。
谈道:谈论道理。
屡入微:经常深入细致。
闭门:闭门苦读。
蒿蓬:形容生活简朴,如蒿草和蓬草。
赏远韵:欣赏深远的韵味。
太守:古代地方行政长官。
安丰:汉代的安丰侯,以清廉著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题为《以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为韵寄李子先(其一)》。诗中,诗人回忆起过去的同事李校书,称赞他不仅才智出众,且具有古人的高尚风格。李校书在谈论学问时能深入细微之处,即使闭门独处,生活简朴,也保持着高雅的志趣。诗人感慨谁能真正欣赏这样深远的韵味,而李校书的品质让人联想到东汉时期的贤良太守安丰侯。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对李校书学识和人品的敬仰,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以团茶洮州绿石砚赠无咎文潜

晁子智囊可以括四海,张子笔端可以回万牛。

自我得二士,意气倾九州。

道山延阁委竹帛,清都太微望冕旒。

贝宫胎寒弄明月,天网下罩一日收。

此地要须无不有,紫皇访问富春秋。

晁无咎,赠君越侯所贡苍玉璧,可烹玉尘试春色。

浇君胸中过秦论,斟酌古今来活国。

张文潜,赠君洮州绿石含风漪,能淬笔锋利如锥。

请书元祐开皇极,第入思齐访落诗。

形式: 古风

以峡州酒遗益修复继前韵

令节不把酒,新诗徒拜嘉。

颇忆宋玉赋,登高气成霞。

渚宫但衰柳,朝云为谁誇。

吾宗怀古恨,流涎过曲车。

一壶浇往事,聊送解愁嗟。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以香烛团茶琉璃献花碗供布袋和尚颂(其一)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浮。

知音若相问,不住涅槃州。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以酒渴爱江清作五小诗寄廖明略学士兼简初和父主簿(其一)

将发沔鄂间,尽醉竹林酒。

二三石友辈,未肯弃老朽。

借问坐客谁,卢溪紫髯叟。

此翁今惜醉,旧不论升斗。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