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二首(其一)

逝节忽不处,佳夕复我临。

神飙汎光蕙,渥露沾华林。

缅彼牛女会,兹端竟难谌。

形影憯相望,胡由接徽音。

飘飖翠龙驾,髣髴青瑶簪。

长河坐移转,素波敛西沉。

灵彩欻以晦,游云起层阴。

同欢恋胶漆,异处悲辰参。

翘思慕远匹,感此涕流衿。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景明所作的《七夕二首》其一,描绘了七夕之夜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之日,表达了对爱情忠贞与分离之苦的感慨。

"逝节忽不处,佳夕复我临",开篇点出七夕夜的特殊时刻,时光流转,佳期又至。"神飙汎光蕙,渥露沾华林",运用神话意象,形容神风轻拂,月光如露,洒满林间,营造出神秘而浪漫的氛围。

"缅彼牛女会,兹端竟难谌",诗人遥想牛郎织女的相会,感叹这样的相聚实难持久。"形影憯相望,胡由接徽音",形象地描绘出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无法直接交流的遗憾。

"飘飖翠龙驾,髣髴青瑶簪",借喻牛郎乘龙而来,织女似戴青玉发簪,描绘出他们跨越天河的奇幻景象。"长河坐移转,素波敛西沉",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夜幕的降临。

"灵彩欻以晦,游云起层阴",随着夜色渐深,灵光暗淡,乌云聚拢,象征着欢乐的气氛转为悲伤。"同欢恋胶漆,异处悲辰参",牛郎织女虽相爱深重,却因时空阻隔,只能在不同的星辰下悲伤。

最后两句"翘思慕远匹,感此涕流衿",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对牛郎织女遭遇的深深同情,以及自己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哀伤。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展现了七夕这一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和诗人的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1611)

何景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 号:白坡
  • 籍贯:又号大复山
  • 生卒年:1483~1521

相关古诗词

七夕二首(其二)

举俗慕良旦,好尚各有趋。

高楼曝纨绮,贫女无缯襦。

移时曜灵没,素月复已舒。

群居侈欢宴,长坐独愁吁。

愁吁亦何为,同裯与我殊。

春徂秋未返,膏沐谁为娱。

仰视河汉女,相违复来俱。

要知比翼乖,各阻天一隅。

乖离有重觏,母使寸心渝。

形式: 古风

水曲纳凉

乘月玩清夜,漱流涤烦痾。

竹柏夹脩水,微风扬泽荷。

苔阴皓露溽,素鳞跃于波。

柔条纷敛结,劲叶亦陨柯。

优游荡情志,俯仰丘中阿。

虽无朋侪和,兴言自成歌。

娱乐当及时,千秋岂复多。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杂诗二首(其一)

西陆移脩晷,素节多寒阴。

端居屏营虑,凄气惨人心。

浮飙委时卉,零露伤青林。

仰见孤雌翔,玄鸟无遗音。

蟋蟀何愁苦,终夜长哀吟。

感物兴慨叹,忧思孰能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杂诗二首(其二)

驰辉在西山,返景流东隅。

群欣被光灼,何能待须臾。

重阴肃万物,树木日夜疏。

丛蕙植幽闼,含荣耀前除。

佳人眇云端,何由致区区。

常恐霜霰至,委弃不我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