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的《行可元章再赋二诗依韵以酬前篇寓二后篇寓三》(其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文学创作以及理想人格的深刻思考。
首联“朋得西南直谅闻,同行宜入仲尼门”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如同西南之地的直率与忠诚,应当一同步入孔子之道,追求道德与智慧的提升。这里将友情比作自然界的纯净之物,强调了真诚与正直的重要性。
颔联“交成一体慕龙友,政在诸家嗤鲁孙”进一步深化了友情的主题,将朋友之间的关系比喻为龙之友谊,追求共同的目标与理想。同时,通过对比鲁孙(鲁国的公子,被认为是不学无术之人)与龙友,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颈联“雪唱纷纭腊天瑞,词源汹涌峡江痕”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中的诗歌创作景象,雪花纷飞,如同诗人的灵感涌现,词源如同汹涌的峡江水,充满了激情与创造力。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感与赞美,也暗示了文学创作的灵感来源与情感表达。
尾联“二公如月如太白,我亦影随同一尊”以月亮和太白星(即金星)比喻两位朋友,象征着他们如同明亮的星辰,照亮彼此的人生道路。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如同他们的影子,追随并敬仰着他们。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作为文学创作者的谦逊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情、文学创作以及理想人格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宋代文人诗作的典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