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志士在晚年因世事无奈而选择远游的形象,表达了对身名的惋惜与对现实的不满。首联“壮惜身名晚,因人作远游”点明了人物的处境和心态,既有壮志未酬的遗憾,又有被迫离乡的无奈。颔联“风尘三尺剑,天地一沙鸥”运用比喻手法,以“三尺剑”象征着志士内心的坚韧与不屈,而“天地一沙鸥”则形象地描绘出他孤独漂泊的境遇,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颈联“星落黄姑渚,貂馀季子裘”进一步渲染了人物的孤独与落寞。黄姑渚是古代传说中的地方,这里用来形容远离人群的荒凉之地;“貂馀季子裘”则是引用典故,季子即苏秦,他在游说各国时曾穿着貂裘,后来却因政治失意而贫困,这里的“貂馀”暗示了人物曾经的辉煌与现在的落魄。
尾联“散才婴薄俗,心折此淹留”表达了对世俗的不满和对自身才华未能施展的感慨。诗人认为自己的才能被世俗所束缚,无法施展,内心感到十分痛苦,因此滞留于此,难以释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修辞手法,展现了人物复杂的心境和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