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名为《寓郁林著易传有感(其二)》。诗中探讨了《周易》的深刻哲理及其对后世的影响。首句“羲文作易仲尼传,究极阴阳本自然”点明了《周易》的起源与孔子对其的传承,认为《周易》探究的是宇宙间阴阳变化的根本规律。
接下来,“妙理欲求须得象,至言已契可忘筌”两句,强调了理解《周易》深奥道理需要借助形象思维,而真正领悟其精髓则无需拘泥于文字解释。这反映了《周易》作为一部哲学经典,其核心在于启发思考而非单纯的知识传授。
“绝编何啻须三过,知命从今加数年”则表达了对深入学习《周易》的艰难过程的感慨,以及通过不断研读,对生命意义和宇宙真理有了更深理解的决心。这里“绝编”典出《论语》,原指孔子读书勤奋,连牛皮纸都磨破了,此处借以形容对《周易》的深入钻研。
最后,“叹息时无邵康节,数该今古与谁研”表达了对邵雍(字康节)的怀念,邵雍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对《周易》有独到见解。诗人感叹在当今时代,像邵雍这样能深入研究《周易》并揭示其与古今相通之理的人已经不多,流露出对传承古代智慧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周易》哲学思想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对古代学者智慧的敬仰与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