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郁林著易传有感(其二)

羲文作易仲尼传,究极阴阳本自然。

妙理欲求须得象,至言已契可忘筌。

绝编何啻须三过,知命从今加数年。

叹息时无邵康节,数该今古与谁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此诗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名为《寓郁林著易传有感(其二)》。诗中探讨了《周易》的深刻哲理及其对后世的影响。首句“羲文作易仲尼传,究极阴阳本自然”点明了《周易》的起源与孔子对其的传承,认为《周易》探究的是宇宙间阴阳变化的根本规律。

接下来,“妙理欲求须得象,至言已契可忘筌”两句,强调了理解《周易》深奥道理需要借助形象思维,而真正领悟其精髓则无需拘泥于文字解释。这反映了《周易》作为一部哲学经典,其核心在于启发思考而非单纯的知识传授。

“绝编何啻须三过,知命从今加数年”则表达了对深入学习《周易》的艰难过程的感慨,以及通过不断研读,对生命意义和宇宙真理有了更深理解的决心。这里“绝编”典出《论语》,原指孔子读书勤奋,连牛皮纸都磨破了,此处借以形容对《周易》的深入钻研。

最后,“叹息时无邵康节,数该今古与谁研”表达了对邵雍(字康节)的怀念,邵雍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对《周易》有独到见解。诗人感叹在当今时代,像邵雍这样能深入研究《周易》并揭示其与古今相通之理的人已经不多,流露出对传承古代智慧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周易》哲学思想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对古代学者智慧的敬仰与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忧虑。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次雷州

华夷图上看雷州,万里孤城据海陬。

萍迹飘流遽如许,骚辞拟赋畔牢愁。

沧溟浩荡烟云晓,鼓角凄悲风露秋。

莫笑炎荒地遐僻,万安更在海南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中秋月色佳甚与宗之对酌天宁寺宝华堂

去年今夕寓通城,犹有新诗寄弟兄。

一自裹囊来海上,更无系帛付鸿征。

禅房酌酒夜方阒,海月窥人光更清。

起舞月中心尚壮,乘槎便欲造蓬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所寓天宁方丈后有阇提花数株连月盛开玉雪可爱怅然有怀成三绝句寄吴元中(其一)

未渡鲸波寇盗深,中原回首涕成霖。

清愁万斛无消处,赖有幽花慰客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所寓天宁方丈后有阇提花数株连月盛开玉雪可爱怅然有怀成三绝句寄吴元中(其二)

深院无人帘幕垂,玉英翠羽灿芳枝。

世间颜色难相似,晴雪初残未堕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