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汉史

君不见汉廷昔日东门尉,闭关夜半惊舆卫。

天子前驱不敢呵,将军严令谁知畏。

男儿立勋在及时,致身岂必拘名位。

五侯七贵生雄风,朝朝游猎陵园空。

云随七宝香车客,尘满千金玉色骢。

道遇公卿不低首,杀人都市俱白手。

岂无司?与金吾,尽在门前备奔走。

呜呼贵贱安足凭,直躬自古为希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读汉史》由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通过对汉代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展现了对权力、地位与个人品质的深刻思考。

诗中以“君不见”开篇,引出对汉廷昔日东门尉的描述,通过“闭关夜半惊舆卫”的场景,展现其身份的特殊与行动的隐秘。接着,诗人通过对比“天子前驱不敢呵”与“将军严令谁知畏”,揭示了权力与威严的双重面相,同时也暗含了对权力滥用的批判。

“男儿立勋在及时,致身岂必拘名位”两句,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强调了个人价值与成就的重要性,不应仅仅局限于官位和名声。随后,诗人通过“五侯七贵生雄风,朝朝游猎陵园空”描绘了权贵们的奢华生活与荒淫无度,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对道德沦丧的忧虑。

“云随七宝香车客,尘满千金玉色骢”两句,生动地刻画了权贵们乘坐豪华车辆、骑乘名马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对奢侈生活的批判。而“道遇公卿不低首,杀人都市俱白手”则展示了主人公的傲骨与勇气,即使面对权贵也不屈服,即使在都市中也能独善其身,体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最后,“岂无司?与金吾,尽在门前备奔走”一句,暗示了主人公身边有司与金吾(古代负责警卫的官员)的保护,但这些并不能改变他内心的独立与自由。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真正人格独立与道德坚守的赞美。

“呜呼贵贱安足凭,直躬自古为希有”作为结语,诗人发出感慨,指出在权力与地位面前,真正的正直与忠诚才是最宝贵的品质,这种品质在历史上是罕见的。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讽刺的手法,深刻探讨了人性、权力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哲理内涵。

收录诗词(732)

罗洪先(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 字:达夫
  • 号:念庵
  •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 生卒年:1504-1564

相关古诗词

刘五斋六十代子婿曾于野

我闻南雄太守持风节,冰雪为肠铁为骨。

作郡三年不挈家,食粗衣敝心思竭。

黄门怙势如虎狼,唇吻膏脂孰敢发。

直言诃诋长揖趋,穹昊争高气硉兀。

驿书夜半动天子,九关风雷愁郁勃。

血诚上诉皇怒平,满朝颜色俱生活。

美业当年已特书,流光继世尤难没。

即今曾孙才大夫,入闽佐郡当雄都。

绾鱼分驾步高武,群寮侧目声名孤。

绣衣使者怀丹符,奔走郡国同胥徒。

由来骐骥善驰骤,岂有松桂甘摧枯。

政议牴忤早自劾,簪绂琐琐胡为乎。

归来闭门诵书史,五斋之中何有无。

日暮凭几吟不绝,客来对酒聊相娱。

青原山寺十日雨,学士彬彬亚邹鲁。

接席高谈幸不遗,家学渊源因窃睹。

年华六十好鬓容,后来日月那能数。

婚宦去心百不关,儿女成行一莫苦。

近时儒学路径开,至近可求随所取。

威武不挫穷不忧,昔者南雄此其户。

极深致远旁无疆,千载悠悠几更主。

六贤之后天所与,厚禄高官竟何补,君乎晚岁谁曹伍。

形式: 古风

书文待诏所画百鸦图歌

文君写此百鸦果何意,把玩令人不忍置。

忆君曾作金门游,待直晨趋五凤楼。

尔时银床声半滑,尔时铜箭声初歇。

惊群忽逐禁钟来,弄影遥随宫雾没。

光借祥乌一延伫,势凌鳷鹊从来去。

仙桥有路自飞腾,韶乐无声亦跄举。

托身既得所,引类还有时。

太液分饮九龙水,上林更宿万年枝。

中郎弹射不敢向,内庖烹割多所遗。

时人每取占王气,竞谓禽鸟先得知。

只今归来甘寂寞,独卧南窗对山郭。

窗前古树大十围,不见群鸦见饥雀。

形式: 古风

松峰歌

我行兮衡山,攀明月兮松间。

松之阴兮多流泉,仰连蜷兮俯潺湲。

思夫君兮峰之上,郁盘盘兮青玉嶂。

仙不还兮鹤归来,栖偃盖兮啄石苔。

炼翠茑兮采紫苓,羌服食,延长生。

悦千岁兮命无倾,遗浊秽兮莹元精。

待余兮湘浦,云路兮飙征。

形式: 古风

自夏幽趋文竹席中闻东廓公诗用韵留别周慎庵

文竹走马自天明,主人倒屣争相迎。

广堂重席出俎豆,未交一面先含情。

传来古调何太清,谁能为此天籁鸣。

东廓丈人留希声,我亦舞雩咏归士。

感此欲作相思行,人生役役苦何事。

昨日金石今蓬萍,君知惜时胜惜名,名利可还君莫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