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杂兴六首(其五)

南壁苍崖壮,穷冬井落閒。

风声先老树,日色避诸山。

落雁饥相向,啼乌夕自还。

微微寒月影,蓬户已深关。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翻译

南边的峭壁雄壮无比,寒冬时节村庄显得宁静闲适。
风声在老树间回荡,阳光被群山遮挡未能照耀。
落单的大雁饥饿相依,乌鸦傍晚时分独自归巢。
微弱的寒月映照下,简陋的门窗已经紧紧关闭。

注释

南壁:峭壁在南方。
苍崖:青黑色的悬崖。
壮:雄壮。
穷冬:严冬。
井落:村落。
閒:闲静。
风声:风的声音。
老树:老而粗大的树。
日色:阳光。
避:避开。
诸山:众多的山。
落雁:南飞的大雁。
饥相向:因饥饿而相互靠近。
啼乌:啼叫的乌鸦。
夕:傍晚。
还:返回。
微微:微弱。
寒月:寒冷的月亮。
影:影子。
蓬户:简陋的房屋。
深关:紧紧关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冬的山村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寂静与孤独的情感氛围。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听觉和视觉的对比,以“风声先老树”表达秋风在枯叶中沙沙作响,而“日色避诸山”则是太阳光线被高耸的山峦遮挡,显得分外冷清。

“落雁饥相向”一句,通过饥饿的大雁相互靠近的情形,强化了冬日荒凉与生命艰辛的感觉。而“啼乌夕自还”则描绘出晚上归巢的乌鸦,似乎在寻找它们的庇护之所。

最后两句,“微微寒月影”和“蓬户已深关”,进一步营造了一种幽静与封闭的氛围。寒冷的月光投射在地面上,而荒废的茅屋(蓬户)已经被深深的山谷所环绕,似乎将时间与世俗隔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景物的细致描摹,展现了一个隐逸者在寒冷寂静中寻找内心平和的意境。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冬日杂兴六首(其四)

空山身欲老,徂岁腊还来。

愁怯年年柳,伤心处处梅。

绿蔬挑甲短,红蜡点花开。

冰雪知何有,东风日夜回。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冬日杂兴六首(其三)

池馆留馀雪,西山照夕曛。

腊催梅蕊迸,春向鸟声新。

愁思供多病,风光欲近人。

年年桃李树,相对只伤神。

形式: 古风

冬日杂兴六首(其二)

水落桥痕在,沙乾岸草枯。

霜馀槐老壮,风际竹清疏。

啄木高逾响,鹡鸰飞且呼。

二年亲友绝,惟有对禽鱼。

形式: 古风

冬日杂兴六首(其一)

小园晴自扫,曝日坐前轩。

野鼠穿山叶,寒乌啄草根。

短篱藩隙地,别径入孤村。

幽趣供岑寂,淹留不复论。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