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会梦楼于摄山道中有述

太平门外雨初晴,又听新蝉第一声。

转毂年光逢小暑,夹衣天气似清明。

山云近作迎人态,僧院归如返舍情。

未死故人重执手,举看藤杖一枝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雨后的清新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宁静感受。首句“太平门外雨初晴,又听新蝉第一声”以雨后初晴的景象开篇,紧接着“新蝉第一声”不仅点明了季节,也暗示了生命的复苏与活力。接下来,“转毂年光逢小暑,夹衣天气似清明”两句,通过“小暑”这一节气,巧妙地将时间的流转与天气的变化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既热烈又清爽的氛围。

“山云近作迎人态,僧院归如返舍情”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体验,山间云雾仿佛在迎接行人,僧院归来的情景让人感受到归家的温馨与宁静。最后,“未死故人重执手,举看藤杖一枝轻”表达了诗人对老友重逢的喜悦与轻松自在的心情,藤杖轻举的动作,既体现了生活的简朴与自然,也寓意着心灵的自由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与珍惜,以及对友情、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741)

姚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 字:姬传
  • 籍贯:安徽桐城
  • 生卒年:nài)(1731~1815

相关古诗词

别梦楼后次前韵却寄

送子挐舟趁晚晴,沙边暝立听桡声。

百年身世同云散,一夜江山共月明。

宝筏先登开觉路,锦笺馀习且多情。

钁头半个容吾与,莫道空林此会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赠左兰城

我似颓阳尚弄晴,子如雏凤发新声。

殷勤老马途频问,高下精金市自明。

共案八关寻至味,联床三㝛系馀情。

属将道域深攀援,更觉文章小技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秋至

积雨晴时风满襟,夕阳空院落疏阴。

暑过秋至关谁事,付与寒蝉树上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自海峰先生丧十馀年鼐不至枞阳今年自江宁循江西上过其故居不胜追怆乃作二诗(其一)

往时四海一衡茅,频使升堂命酒肴。

轻许便当人俊杰,高言宁计众讥嘲。

寥寥空宇今罗雀,兀兀荒台古射蛟。

草㝛重因天下痛,百家新学总讹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