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方伯张公合溪隐居

激濑交文渚,列树间平畴。

双涧缅回合,中隐林庐幽。

结驷台省别,巾车山泽游。

停云思弥积,伐木意相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寻找方伯张公隐居地时所见的自然美景与内心的感受。首句“激濑交文渚,列树间平畴”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水流与陆地交织的景象,水波与地面的纹理相互映衬,树木与开阔的田地交错分布,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

接着,“双涧缅回合,中隐林庐幽”进一步描绘了蜿蜒曲折的溪流和隐藏于密林中的居所,暗示着隐居之地的隐蔽与静谧。通过“缅回合”一词,诗人巧妙地传达了溪流的蜿蜒曲折之美,同时也为读者勾勒出隐居之所的深邃与神秘。

“结驷台省别,巾车山泽游”两句则转换视角,从寻找者的角度出发,描述了作者从繁忙的官场生活(“台省”)到自然山水间的闲适之旅(“山泽游”),体现了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这里的“结驷”指乘马车出行,与后文的“巾车”形成对比,前者代表官场的忙碌与束缚,后者则象征着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轻松与自在。

最后,“停云思弥积,伐木意相求”表达了作者在自然美景前的沉思与感悟,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其中,“停云”可能指的是停留于云雾缭绕之处,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思弥积”则意味着思绪的积累与深化,表明作者在自然之美的触动下,心灵得到了深刻的触动与思考;“伐木意相求”则可能是对隐居生活的渴望,通过砍伐树木来营造自己的居所,象征着追求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明代士人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与反思。

收录诗词(1105)

严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憩舟九石潭下同合溪方伯登张侯庙有作张侯者南唐时将有功封侯方伯之远祖也(其一)

灵峰开峻宇,危磴俯澄湾。

鸟道风烟上,停舻得共攀。

山春谷彩媚,天迥水容閒。

知有仙人过,吟留双树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憩舟九石潭下同合溪方伯登张侯庙有作张侯者南唐时将有功封侯方伯之远祖也(其二)

山隐张侯庙,洲传九石潭。

碧溪环岛屿,高栋锁烟岚。

灵旆风云拥,神舆虎豹骖。

千秋春明祀,遗泽在江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行经傍罗江怀寄黄费二太史

沿溯多异状,九潭清我心。

岩松冠朝旭,河柳变时禽。

霞烂初成绮,溜远忽鸣琴。

知有玄豹隐,求之云雾深。

冲怀结悃素,一寄瑶华音。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暮春广陵往观宗伯湛公甘泉山精舍马赵二户曹携酒至同酌(其一)

地以高贤胜,春逢淑景和。

爱山因独往,载酒得同过。

周览乾坤大,幽寻水石多。

咏归堪自乐,鸣鸟亦成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