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赵熙所作,题为《和翊云四首》之一。诗中以个人的衰老之态入手,通过描绘耳聋和老眼的境况,反映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耳聋方笑蚁争哗"形象地写出诗人对周围琐事的超脱,即使听不清,也能以微笑看待;"老眼真成落井花"则以比喻表达岁月如逝,自己如同凋零的落花。
接下来,诗人借病痛与医疗,暗示时光荏苒,春天的到来也仅能通过品尝山茶来感受。"病验医方从水药,春归吟事过山茶"这两句寓含了生活的艰辛与对自然的向往。
"鹃催滴沥千畦雨,燕入寻常百姓家"描绘了春雨绵绵和燕子归巢的景象,流露出诗人对平凡生活的感慨,以及对人世安宁的期盼。
最后两句"天幸江淹才不尽,只怜梁益剩中华",诗人以江淹自比,庆幸自己的才华尚未枯竭,同时感叹国家的兴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自己才华的些许欣慰。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理和对时代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