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徐贲的作品,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金文、朱仲义、宋仲温在李士明炼师处留宿的经历。诗中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雨夜访友的场景。
首句“斋房留坐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间之长,对主人的热情款待表示感激。接着,“寒雨洒庭隅”渲染出清冷的氛围,为接下来的叙事奠定了基调。诗人注意到宴席上的兰花香气浓郁,“筵促兰香近”,暗示了环境的雅致。
“池空桂影孤”进一步描绘了室外景色,月光下桂树的影子显得孤单,增添了孤寂之感。诗人以“酒瓢怜似鹤”比喻主人的酒瓢形状独特,如同仙鹤,反映出主人的个性或爱好。而“蜡屐恨非凫”则借物抒怀,感叹自己不能像野鸭那样自由自在。
尽管雨天阻碍了回家的计划,但诗人并未因此沮丧,反而认为“清言亦可娱”,即与朋友们的清谈也是一种乐趣。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夜聚会的情景,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