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去岁归营丘嫂葬,今年那复以家行。
挽须无用祇嗔喝,念我只儿同短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己亥十月送成父弟絜两户幼累归玉山五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家庭变故的深深哀痛和个人责任的沉重感。"去岁归营丘嫂葬",诗人回忆去年亲人离世的悲痛场景,嫂子已经去世,使得家庭的完整性大受打击。“今年那复以家行”,今年再难有安宁的家庭生活,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凄凉。
"挽须无用祇嗔喝",诗人感慨自己无法通过挽留来改变现状,只能徒然地责备自己,表达了对失去亲人的自责和无力感。“念我只儿同短檠”,诗人想到自己的孩子还小,如同陪伴在身边的短檠(灯台),未来的路还很长,而他却无法给予足够的庇护,这句充满了对孩子的怜爱和对未来生活的忧虑。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展现了诗人面对家庭变故时的痛苦与责任感,以及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不详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已办知津送去舟,重临快阁亦悠悠。
黄知橘柚江行好,此去况经龙雾洲。
中秋佳月去年同,卧病还应记此翁。
不但婵娟千里共,客游俱在大江东。
诚能得初心,何必返初服。
有以固中扃,不须防外逐。
昔者曾看紫柞花,今焉梅谢柳生芽。
无穷甲子随车毂,有限光阴属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