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耕轩歌

朝舌耕兮暮笔耕,莫知我艰兮聊资生。

人喜读书近浮名,我悔读书不能行。

黄钟弃兮瓦釜鸣,季女思饥兮幽人贞。

北风寒兮孤月明,我将荒遁兮就学苏门长啸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自耕轩歌》由明代诗人欧主遇所作,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自我耕读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情感。

首句“朝舌耕兮暮笔耕”,以“舌耕”和“笔耕”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白天口授教学、夜晚笔耕不辍的辛勤生活。接着,“莫知我艰兮聊资生”一句,透露出诗人虽面对生活的艰辛,却以之为谋生手段的坚韧态度。

“人喜读书近浮名,我悔读书不能行”两句,对比了他人因读书而接近虚名的现象,诗人则反思自己未能通过读书实现行动目标的遗憾。这种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深刻思考。

“黄钟弃兮瓦釜鸣,季女思饥兮幽人贞”中,“黄钟”与“瓦釜”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高雅与正统,后者则代表低俗与混乱。诗人借此表达对社会风气的不满与对自身坚守贞洁品质的肯定。“季女思饥”可能暗指女子在社会中的困境与挣扎,而“幽人贞”则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与高洁。

“北风寒兮孤月明,我将荒遁兮就学苏门长啸声”描绘了一幅冬夜景象,北风凛冽,孤月高悬,诗人似乎在寻求心灵的归宿与精神的寄托,决定前往苏门(苏轼的居所)学习,以长啸之声释放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整体而言,《自耕轩歌》不仅展示了诗人自我耕读的生活状态,更蕴含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个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对精神追求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对比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为深刻和生动。

收录诗词(69)

欧主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湖泛舟雨中分赋(其一)

山容凉雨洗,湖色远天空。

漾演送孤棹,飘飖乘好风。

浴来鸥鸟伴,穿尽蓼花丛。

指点伊人处,江桥几度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西湖泛舟雨中分赋(其二)

湖船望不极,雁塔翠微中。

三十曾游地,浮沉一醉翁。

火云飞雨淡,晴岫夕阳红。

几变姓名客,将无范蠡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游湖回文和车文汇

游路堤桥六,美人同采芳。

舟虚客度影,水漾月生光。

鸥鹭群为熟,芰荷衣最凉。

愁消将进酒,秋晚属怀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三月三日社集东皋(其一)

我皇九载,永和期合。蔼蔼时彦,晋人可作。

东园之树,秾华未落。于以晤言,曲水为乐。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