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茅泽民临董北苑夏山图

群山回抱中绝谷,万木阴森岚气溽。

知有逃名隐者徒,扪葛扳萝结茅屋。

北苑风流去不还,尚留遗墨在人寰。

含毫伸纸能摸写,优孟商歌抵掌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袁华的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谷中的隐逸景象。"群山回抱中绝谷"展现了山谷的封闭与宁静,"万木阴森岚气溽"则渲染了浓密树林与湿润的山岚,营造出一种清幽的自然环境。诗人提及"逃名隐者徒",暗示这里有避世隐居的人,他们攀藤附葛,搭建茅屋,过着简朴的生活。

接着,诗人提到"北苑风流去不还",可能是指北苑(可能指某位著名画家)的风格已逝,但其艺术才华却留下了痕迹,"尚留遗墨在人寰"表达了对这位艺术家的敬仰和对其作品的怀念。最后两句"含毫伸纸能摸写,优孟商歌抵掌閒",诗人以能模仿北苑笔法的技巧赞美画作的生动传神,甚至认为其艺术价值堪比优孟的诙谐歌声,体现了对画作的高度评价。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画面和联想历史人物,赞扬了茅泽民的画作技艺,同时也寓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传承的感慨。

收录诗词(560)

袁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茅泽民蟠松图为陈彦廉寿

太丘仙人初度日,高景山前览秋色。

才名不减郑广文,百年才过三之一。

长松卧地数百弓,全生不与社栎同。

苍髯鲐背冰雪操,根有虎魄燕支红。

茅君欲驾茅龙去,为貌蜿蟺入囊楮。

蟠桃再食河再清,迟子披图重延伫。

形式: 古风

题张子政黄大痴松亭高士图

大痴老人天下士,结客侠游非画史。

酒酣泼墨写荆关,咫尺微茫数千里。

筲箕泉头鹤上仙,空遗宝绘人间传。

弟子颠张早入室,重冈叠嶂开云烟。

太山斗绝何由缘,下有鸟道丹梯悬。

此中疑是避秦处,仰见茅屋岩崖边。

松亭蒿目者谁子,耳谱流泉横绿绮。

不知捷径在终南,每逢佳处辄留止。

我生亦有山水癖,吴楚燕齐遍游历。

风尘澒洞难再往,坐对此图三太息。

形式: 古风

题周原素临赵文敏公十六马

宋诸王孙面如玉,书法钟张画顾陆。

写唐内厩十六马,笔精墨妙天机熟。

忆昔岐邠开八坊,四十万匹皆骏良。

平原牧放乐字育,泉甘草肥筋力强。

丰水东注波汤汤,柳花吹雪桐阴凉。

平头奴子骑先出,两奚控勒临堤傍。

骓駽驻骆驒骊黄,徐驱俨若骖雁行。

有骅却立不敢进,畏前反蹴头高昂。

三马欲复俯饭水,一马己渡将腾骧。

中流夭矫乃龙种,两耳批竹双瞳方。

斯图己归群玉秘,夜夜长虹光烛地。

何人援笔解临摸,吴郡周生富文艺。

中原板荡遍荆榛,千金骏骨化黄尘。

摩挲老眼明窗侧,展卷题诗一怆神。

形式: 古风

送田起宗回泉南次倪云林韵

烟树望中迷,春流接断堤。

束装迟明发,揽衣听晓鸡。

蘼芜绿遍江南路,蒲帆风轻云外度。

香阁无人占镜听,倚门应念来何暮。

花落野桃红雨飞,春鸿社燕故相违。

白头慈母高堂上,綵服称觞春日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