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平旦气偏清,境界复深窔。
初日上东溟,高峰最先照。
会意发长吟,何似苏门啸。
不必谐宫商,自是山中调。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壮丽景色。"平旦气偏清",诗人以清晨的清新空气开篇,暗示了一天开始时的清爽宜人。"境界复深窔",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深远和幽深,给人以开阔而深远的感受。
"初日上东溟",诗人用"初日"和"东溟"(大海)形象地展现了太阳升起的壮丽景象,犹如一轮红日从东方海面冉冉升起。"高峰最先照",则点出高山作为日出的先驱,显得尤为醒目。
"会意发长吟",诗人沉浸在这样的美景中,心有所感,情不自禁地发出悠长的吟唱,仿佛在效仿苏门学子的啸歌,表达内心的喜悦和对自然的赞美。"何似苏门啸",暗含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苏轼一类文人雅士的敬仰。
最后两句"不必谐宫商,自是山中调",诗人表示他的吟咏并不追求音乐的和谐,而是顺应自然,随性而发,这是山野之音,更显其率真与自由。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借景抒怀的山水诗,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不详
归兴比春浓,迢遥发镜中。
船头指西日,帆腹饱春风。
岸柳眉舒黛,源桃脸露红。
到家天已暝,童稚候衰翁。
归来岩下养衰形,日日眠云听瀑声。
但爱一閒堪佚老,翻思万卷是劳生。
人嫌草座麻衣陋,自守芝翁木客盟。
没齿如斯吾事足,更无他事可关情。
世变今如此,吾心复背时。
皇皇无所与,去去欲何之。
独木桥难渡,三叉路可疑。
归来差自好,猿鹤旧相知。
古寺千峰表,云泉处处佳。
山灵嫌俗驾,野鹤唤僧斋。
静默通玄理,幽深惬隐怀。
閒门何用扫,秋叶任平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