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游览南岩的情景,充满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感的交融。首句“几度相期游此山”,表达了诗人对南岩的向往之情,多次期待能与友人一同前往。接着,“偷闲方始遂盘桓”则展现了他们终于找到时间,得以在山中流连忘返的喜悦。
“山僧不惯游宾客,野老还知谒县官”两句,通过对比山僧与村中老人的态度,反映了南岩作为名胜之地,虽不常有游客,但其名声已传至乡间,连村中的老人都知道县官会来此拜谒,可见其地位之高。同时,也暗示了山中环境的清幽与与世隔绝。
“隔叶比闻啼鸟好,朝阳行见起栖鸾”描绘了南岩的自然风光之美。透过树叶听到的鸟鸣声,比直接看到的更为悦耳动听;而朝阳升起时,可以看到鸾鸟从巢中飞出,这一幕既壮观又充满生机。这两句通过听觉与视觉的双重描写,展现了南岩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吾侪共沐恩波阔,谩倒金罍恣合欢”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如此美好的环境中共享欢乐的心情。他们共同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畅饮美酒,尽情欢聚,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岩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与友人共享快乐时光的愉悦心情,是一首富有情感与意境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