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曾运使(其四)

幻师拈起一枝草,无限春光应手回。

认得春光与拈草,分明开眼被瞒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慧空所作,名为《和曾运使(其四)》。诗中以“幻师拈起一枝草”为引子,巧妙地将禅宗思想融入其中,通过“无限春光应手回”的描绘,展现了禅者对自然万物的深刻洞察与超然态度。

“认得春光与拈草”,这句话不仅揭示了禅者对自然之美的直接感知,更蕴含着一种超越表象、直击本质的智慧。禅者在拈取一枝草时,仿佛与春光融为一体,这种体验超越了感官的局限,达到了心灵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分明开眼被瞒来”,则进一步阐述了禅悟的过程。禅者看似被外界所迷惑,但实际上,他们的眼睛早已洞悉了世界的真相。这里的“开眼”并非指物理上的视觉开启,而是心灵的觉醒,是对宇宙真理的直接领悟。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禅宗追求内心平静、洞察宇宙真谛的精神境界。释慧空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禅学中“见性成佛”的核心理念,即通过内心的觉醒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达到心灵的解脱与自由。

收录诗词(537)

释慧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曾运使(其五)

诸佛众生同说法,一惟直截一迂回。

江南春水天相似,白鸟有盟归去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和曾运使(其六)

诗坛拜将思工部,我已佯狂类万回。

赖有江西老尊宿,揭天棒喝待方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送隆首座

行脚人,何疏豁。芒草鞋,布直裰。

打开包袋一物无,拈起瘦藤天地阔。

遇寺入,逢饭抹。不学些子律仪,只是一生快活。

见尔曲录床头老汉,六十三,七十八,不消一撮。

背却法堂脱皮袜,阿刺刺。

形式: 古风

送支提化士

天寒忽忆大支寺,迢递晚钟烟际山。

安得腰缠十万贯,亦随君去饭天冠。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