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韵寿王一如师七十(其二)

双扶鸠杖庆长春,定是仙桥降谪神。

槐泽争传三世旧,菊香竞荐一杯新。

从来里巷推名宿,况有文章寿此身。

笼就碧纱珠玉满,樗材愧乏雅怀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以“原韵寿王一如师七十”为题,出自清代诗人汪怡甲之手。诗中洋溢着对王一如师七十寿辰的热烈祝贺与深情赞美。

首联“双扶鸠杖庆长春,定是仙桥降谪神”,以“双扶鸠杖”描绘出王一如师年高德劭的形象,同时以“庆长春”和“仙桥降谪神”表达对其长寿与超凡脱俗的赞誉。这里巧妙地将现实与神话结合,既展现了对寿者的尊敬,也寄托了美好的祝愿。

颔联“槐泽争传三世旧,菊香竞荐一杯新”,通过“槐泽”这一典故,暗示王一如师家族历史悠久,声名远播;而“三世旧”则强调了其家族的传承与影响。同时,“菊香竞荐一杯新”则以菊花象征高洁与长寿,暗喻王一如师如同菊花一般,不仅在家族中享有盛誉,更在社会上留下了新的贡献与影响。

颈联“从来里巷推名宿,况有文章寿此身”,进一步赞扬王一如师不仅在家族中有崇高地位,在社会上也是备受推崇的名宿。特别是“况有文章寿此身”,强调了王一如师不仅以其德行受到敬仰,更以其卓越的文章成就,为自己的生命增添了光彩。

尾联“笼就碧纱珠玉满,樗材愧乏雅怀伸”,以“笼就碧纱珠玉满”形象地描绘了王一如师的文章成就如珠如玉,光彩照人。而“樗材愧乏雅怀伸”则是自谦之语,表达了作为旁观者或比之者,虽有雅怀却难以与王一如师相提并论的感慨,体现了对王一如师才华与成就的高度认可与敬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王一如师个人形象、家族传承、社会地位以及文章成就的描绘,表达了对寿者的崇高敬意与真挚祝福,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王一如师个人魅力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

收录诗词(14)

汪怡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补祝王一如先生七十(其一)

云龙角逐记名场,文史论交略辈行。

长我十年深折节,祝君八秩更开觞。

河汾教泽传薪火,江上英流奉瓣香。

闻道春风留杖履,先生须鬓未全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补祝王一如先生七十(其二)

我到人间六十年,飘萧华发渐盈颠。

原知蒲柳惊秋易,争似松筠得气先。

老圃黄花香晚节,长生丹诀證金仙。

羡君事事从心欲,玉树芝兰绕膝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寿王一如先生七十,即次其自寿诗韵二首(其一)

蓬岛秋深胜似春,天开寿宇證全神。

杖宜在国华年永,矩到从心耄学新。

小隐未恢经世业,长生弥懋读书身。

即今嘉树勤封殖,吾爱吾庐志亦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寿王一如先生七十,即次其自寿诗韵二首(其二)

灵椿不老一家春,巷祝于今别有神。

白首齐眉鸿案古,青云发轫鲤庭新。

嘉宾衍燕承先德,旷代耆英有后身。

乐事儒门今占尽,磻溪佳话伫重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