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通判挽词(其二)

昔年楼上饮,分韵正秋深。

冷貌长如在,高风不可寻。

独遗杨子厚,谁寄惠连音。

莫向山庐宿,松声似夜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玑所作的挽词,题目为《翁通判挽词(其二)》。诗中表达了对故去的翁通判的怀念之情。"昔年楼上饮,分韵正秋深"回忆了与翁通判共度的美好时光,尤其是在秋天的楼上饮酒赋诗,气氛浓厚。"冷貌长如在,高风不可寻"运用了比喻,说翁通判虽然离世,但他的清冷形象和高尚品格仿佛依然存在,只是难以追寻到他的人迹。"独遗杨子厚,谁寄惠连音"借用了典故,杨子厚和惠连都是古代文人,表达对翁通判才情的追忆,遗憾无人能再像他们那样传递他的文学气息。最后两句"莫向山庐宿,松声似夜吟"以景结情,暗示即使在宁静的山居,夜晚松涛声也仿佛在低吟着翁通判的诗篇,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哀思。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富有深沉的哀悼之情。

收录诗词(180)

徐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文渊。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始为温州永嘉人”。福建晋江徐定第三子,受父“致仕恩”得职,浮沉州县,为官清正,守法不阿,为民办过有益之事。“诗与徐照如出一手,盖四灵同一机轴,而二人才分尤相近”(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录》)有《二激亭诗集》。亦喜书法,“无一食去纸笔;暮年,书稍近《兰亭》”(叶适《徐文渊墓志铭》)后改长泰令,未至官即去世

  • 号:灵渊
  • 籍贯: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
  • 生卒年:1162~1214

相关古诗词

宿寺

古木山边寺,深松径底风。

独吟侵夜半,清坐杂禅中。

殿静灯光小,经残磬韵空。

不知清梦远,啼鸟在林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寄陈西老

长日无吟伴,闲庭伫物华。

竹枝斜带雨,草色净侵沙。

风度平生友,邻居几十家。

前曾乘小醉,访尔一瓯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寄舍弟

寄问安仁弟,弦歌又一年。

流来溪水远,清到县门前。

故里人情乐,新居物色鲜。

宦归言话款,正及早梅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晨起

晨起风吹面,朝晴野雾收。

高峰多远见,浅水少平流。

世事非难了,尘劳独未休。

今年看鬓发,已变一茎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