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三公书来并寄茶

自来不作长安字,一纸惊看寄塞垣。

父子弟兄同友谊,冰霜雨露总君恩。

十年尚忆三山月,七碗还浇五岭魂。

大雁欲飞寒逾好,时时传语慰田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此诗《季三公书来并寄茶》是明代释函可所作。诗中以季三公的来信及所赠之茶为引子,抒发了对亲情、友情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朝廷恩泽的感激之情。

首联“自来不作长安字,一纸惊看寄塞垣。”开篇即以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远离京城,身在边塞,却意外收到季三公的书信与茶叶,内心既感惊喜又带有一丝孤独。长安字,象征着繁华与权力中心,而塞垣则代表了远离尘嚣的边疆之地,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诗人对亲情和友情的珍视。

颔联“父子弟兄同友谊,冰霜雨露总君恩。”进一步深化主题,将亲情、友情与君恩相提并论,强调了这些情感对于个人成长与生活的重要性。冰霜雨露比喻人生的艰难困苦,但即便在逆境中,也总有来自家庭、朋友以及君主的关怀与恩惠,给予人力量与希望。

颈联“十年尚忆三山月,七碗还浇五岭魂。”通过回忆与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三山月代表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五岭魂则是对远方亲朋的牵挂。十年的光阴,足以让记忆中的画面历历在目,即使相隔千里,那份情感依旧深藏心底。

尾联“大雁欲飞寒逾好,时时传语慰田园。”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结尾,寓意深远。大雁南飞,不仅预示着季节的更替,也象征着信息的传递。在寒冷的季节里,大雁的飞翔显得更加美好,它承载着季三公的问候,为诗人带来了温暖与慰藉,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眷恋。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亲情、友情以及君恩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然美景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阿字诸子夜坐

流光如矢命如尘,冰作生涯鬼作邻。

岁底又添门外雪,灯前几个岭南人。

大家共话俱含泪,各自伤心不为贫。

去去且将拳作枕,梦中同迓故园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润季兄临死诗

赋罢金门泪未收,阵连珠海誓无休。

崖门一夜洪波接,柴市千年正气留。

已把发肤还父母,更将心胆寄春秋。

铁函闻说埋罗岳,何日敲开拄杖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闻赤公专侍在兹省亲回

尺书才去雪风愁,侍者重来泪更流。

京国银盘能早献,边庭金策可迟留。

但闻尊宿仍编履,不信头陀竟覆舟。

我亦是人添哽咽,夜寒垄草满心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丙申除夕和栖贤辛卯除夕韵

只因生长在辽东,谁是无乡老此中。

今夜尽勾积岁念,明朝须发向西风。

哭犹有泪情非至,吟到无题诗亦穷。

细看此来真寂寞,眼前还得几人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