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慢.谭子端家燕巢复毁再赋

正飞絮、人间无主。更听凄凄,碧纱烟语。

梦迹空梁,泪痕残照、有今古。

托身重省,都莫怨、狂风雨。

自别汉宫来,眄故国、平居何处。且住。

甚寻常客恨,也到旧家闲宇。

天涯又晚,恐犹有、野亭孤露。

漫目断、黯黯云樯,付村落、黄昏衰鼓。

向暗里销凝,谁念无多桑土。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燕子无家可归的凄凉画面。"正飞絮、人间无主",以春日纷飞的柳絮象征燕子的漂泊,流露出对失去家园的无奈。"凄凄碧纱烟语",通过燕子的哀鸣声,传达出深深的哀愁和孤独。

"梦迹空梁,泪痕残照",写燕子在空荡的屋梁上寻找昔日的记忆,夕阳下残留的泪痕,寓言了岁月流转和物是人非的感慨。"托身重省,都莫怨、狂风雨",燕子反思自身命运,即使遭遇风雨,也不再抱怨,表现出坚韧与无奈。

"自别汉宫来,眄故国、平居何处",借燕子离开皇宫后的视角,表达了对往昔荣华的怀念和对现实落魄的迷茫。"甚寻常客恨,也到旧家闲宇",进一步强调了燕子对旧时家园的眷恋,即使是寻常的离别之苦,也触动了它的心弦。

"天涯又晚,恐犹有、野亭孤露",描绘了燕子在傍晚时分的孤独,担心自己会在野外的亭子中度过寒冷的夜晚。"漫目断、黯黯云樯,付村落、黄昏衰鼓",视线所及尽是凄凉景象,村落的黄昏钟声更增添了悲凉气氛。

最后,"向暗里销凝,谁念无多桑土",燕子在昏暗中陷入沉思,无人理解它的哀愁,只有那曾经的桑树土地,似乎还能唤起一丝温暖的回忆。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燕子的遭遇寄寓了作者对世事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沉感慨。

收录诗词(254)

陈洵(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 字:述叔
  • 生卒年:1871—1942

相关古诗词

风入松

洗妆池榭淡烟萝。愁梦雨声多。

杨花惯共光风转,小萍生、乱飐圆荷。

鱼戏时抛玉尺,莺愁罢织金梭。有人楼上敛修蛾。

贪睡却妨歌。轻风与便窥帘燕,动湘弦、拂拂清和。

几点东阑残雪,春归此路经过。

形式:

拜星月慢.重午,以盆榴置座,邀客同赏。和梦窗

俪叶缃丛,芳心蜡蒂,午日湘帘垂地。

一梦东风,觉匆匆尘世。

赋情懒,漫想、兰闺浴倦风景,酒盏流光重洗。

满座平看,胜窥墙臣里。幽姿、自怯临朝砌。

春工绽强为佳辰起。秀影泫露青瓷,染荀郎香腻。

记双花、笑折红裙醉。如今向、旧节闲门闭。

料未数、曝锦河阳,识幽人物外。

形式:

菩萨蛮

霜铅细染芙蓉水。鸳鸯两两交文绮。银烛半花残。

博山烟浪寒。旧游风景在。妆罢知谁待。

云雨不须疑。近来和梦辞。

形式:

菩萨蛮

凭君滴尽伤歌泪。念奴不管春归事。持酒与君欢。

旧痕襟上乾。剩香和泪觅。点点皆颜色。

留取一分妍。今年谢去年。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