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代末年至宋代初期的文人徐铉所作,名为《送清道人归西山》。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对隐逸生活的憧憬。
首句“尝忆漱甘醴,洪涯药臼旁”,诗人回忆起往昔在洪涯药臼旁品尝甘甜泉水的情景,暗示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接下来,“今来眇如梦,此景未曾忘”两句,诗人感叹眼前的景象仿佛梦境一般,但那些美好的记忆却始终铭记于心,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圭组老无味,林泉路更长”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在这里,“圭组”象征着官职和权力,诗人通过“老无味”表达出对这些物质追求的厌倦,而“林泉路更长”则意味着他渴望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归宿,追求更加自由和宁静的生活。
最后,“羡师从此去,当暑扣云房”表达了诗人对清道人的羡慕之情。清道人选择回归西山,过上与世隔绝、远离尘嚣的生活,这正是诗人内心深处所向往的境界。诗人希望清道人能在酷暑时节,前往那座隐藏在云雾之中的修行之所,享受真正的宁静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