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其四)

问讯东海秦钓客,尔来闻已霸风骚。

缗明饵香我知愧,愧尔一钩连六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翻译

请问东海边垂钓的老翁,听说你近来诗才横溢,风头正盛。
你的才华如同明亮的鱼线,诱人的饵料,让我深感自愧不如,

注释

问讯:问候,打听。
秦钓客:指代在东海边以钓鱼为乐或擅长作诗的人,可能有秦地(古代中国地区)的背景。
霸风骚:形容诗才出众,引领文坛潮流。
缗明饵香:比喻诗人的才华和作品像明亮的鱼线和诱人的饵料。
愧:感到惭愧。
一钩连六鳌:传说中海中的大龟,这里象征着巨大的成功或成就。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赠别之情的诗句,出自宋代诗人李廌的《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中的第四首。诗中通过对海上钓客和香饵的比喻,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问讯东海秦钓客”,这里的“秦钓客”是指远在东海之滨的渔人,他们以钩捉鱼为生。诗人通过询问这些钓客的情形,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尔来闻已霸风骚”,这句话表明诗人听说朋友即将大有作为,就像风能掀起浪花一样的壮举。这里的“霸”字意味着力量和势力,显示出诗人对朋友未来成就的期待。

“缗明饵香我知愧”,“缗”在这里指的是鱼钩上挂着的诱饵,而“明”则是形容词,用来形容鱼饵的鲜明。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朋友才华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自愧不如,觉得自己的才能远不及对方。

“愧尔一钩连六鳌”,最后一句中,“一钩”是指朋友那高超的技艺,而“六鳌”则是传说中的巨大鱼怪。诗人用这个比喻来赞美朋友能够以其卓越的才能牵制住那些难以驾驭的困难和挑战,表达了对朋友能力的仰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精巧的比喻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其才华的极高赞赏。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其三)

苦忆君家两惠连,楼居应作水中仙。

静看河畔青青草,应有池塘春梦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其二)

湖山主人玉堂客,尔来华发故应多。

安石虽云江海士,元元苍生将奈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其一)

好去西安苏县丞,千年求友近严陵。

江山如彼君如此,正似玉壶寒露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晓至长湖戏赠德麟

桐实离离楸带长,玉鞭骄马度垂杨。

黄茆野店人争看,篱上红眉粉额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