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上天竺

风波满平地,世路绕羊肠。

急欲逃尘网,遥登选佛场。

云深午犹暝,竹密夏生凉。

兴逸忘归去,高眠借石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世间纷扰如波浪遍布平原,人生道路曲折如同羊肠小道。
我急切想要挣脱世俗的束缚,远远地登上寻找佛法的场所。
即使到了中午,云雾深深,仍未见天明,竹林茂密带来夏日的清凉。
兴致高昂,忘记归途,只想在石床上高枕无忧地熟睡。

注释

风波:比喻世间的困扰和混乱。
平地:广阔的地面。
世路:人生的道路。
羊肠:形容道路曲折像羊肠一样。
急欲:迫切地想要。
尘网:比喻世俗的束缚或烦恼。
选佛场:佛教中寻找佛法、修行的地方。
云深:云雾深重。
犹:仍然。
暝:昏暗。
竹密:竹林茂密。
夏生凉:竹林带来的夏日凉意。
兴逸:兴致高涨。
归去:返回。
石床:石头做的床,这里指自然环境中的休息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的《游上天竺》,描绘了作者在游览上天竺寺时的心境和所见景色。首句“风波满平地”形象地写出世事纷扰如同波涛汹涌,而“世路绕羊肠”则比喻人生道路曲折艰难。诗人想要逃离尘世的烦恼,于是选择“遥登选佛场”,即上天竺寺,寻求心灵的宁静。

“云深午犹暝”描绘出山中云雾缭绕,即使到了中午也显得昏暗,显示出环境的幽深与神秘。而“竹密夏生凉”则写出了竹林茂密,夏日里也能感受到清凉,给人以舒适之感。最后两句,“兴逸忘归去,高眠借石床”,表达了诗人沉浸在自然美景中,忘却俗世忧虑,悠然自得,甚至想在石床上高枕无忧地长眠。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了作者对尘世的厌倦和对禅意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隐逸情怀。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游监丞挽诗(其二)

冰至人犹玩,波颓力不支。

摇摇路旁梗,炯炯日中葵。

学道长身健,忧时两鬓丝。

竟摇天老眼,畀以宁馨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游监丞挽诗(其一)

论激回天力,身开夹日勋。

危言起平勃,奸胆落伾文。

泪洒衡山月,神凄蜀岭云。

若微刘柱史,千古閟清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程节推挽诗

入官当是学优时,政学尤知念昨非。

釜实剖争真识变,宝刀佩信解知几。

人谋是处虽同好,天理当然识者希。

易箦遗言无一愧,死能如此庶全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程隐君挽诗

岁凶瓶粟罄,屋破褚衣单。

地寂鸟乌乐,天高鸿雁寒。

坟前晚生桂,露下草摧兰。

只把存耕处,令人反覆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