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言友恂的诗《偕谭次山访张丈谦庵不值(其一)》以江鲍风格为基调,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谭次山一同拜访张丈谦庵却未能相遇的遗憾和感慨。首句“江鲍当时体”暗指诗人的诗歌受到江淹、鲍照等南朝文学大家的影响,具有清新自然的韵味。
“流传遂至今”则强调了这种风格的持久影响,历经岁月仍然被人传颂。接下来,“廿年仍旅食”表达了诗人长期在外漂泊,生活艰辛,但对文学的追求并未因此而减弱,三次叹息“有遗音”,显示出他对张丈谦庵诗才的敬仰以及对自己未能相见的惋惜。
“花鸟春城丽”描绘了春天城市的美景,暗示了张丈谦庵可能身处其中,享受着宁静的生活。然而,“鱼盐小市深”又转而描绘了一个隐居之地的深巷,暗示了张丈谦庵的清幽和淡泊。
最后两句“闲云无处所,寂寞对双林”以闲云飘荡无定,象征张丈谦庵的行踪不定,诗人只能独自面对寂静的双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友人不得相见的怅然若失。整体上,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文学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