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闽儒三则(其一)李延平先生

遁世终无悔,平居四十年。

科名惭末第,河洛悟先天。

一室箪瓢乐,千秋衣钵传。

机倪阐神鬼,奥窔洞山川。

斯道存文字,吾身可圣贤。

冰壶真了彻,圭角独磨研。

况抱邱林志,能操笔削权。

忧时长默默,恋国复拳拳。

大节完忠孝,名言记简编。

风云当路幻,日月此心圆。

危坐能终日,豪情属少年。

至今过剑浦,水竹荐羞笾。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清代郑用锡的《咏闽儒三则(其一)李延平先生》描绘了一位隐逸而有深度的儒者形象。首联“遁世终无悔,平居四十年”,表达了主人公对于远离尘世、淡泊名利生活的坚定选择和长久坚守。他虽然科举未能高中,但通过研究河洛之学,领悟到了自然的至理,体现出他的学术追求。

“一室箪瓢乐,千秋衣钵传”赞美了他的简朴生活和学问的传承,暗示他注重精神财富而非物质享受。接下来的诗句,如“机倪阐神鬼,奥窔洞山川”,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智慧和对自然宇宙的深刻理解。

诗人认为,李延平先生的道德文章足以使他成为圣贤,他的心境如冰壶般清澈,对学问的钻研深入细致。他虽有丘壑般的隐逸志向,但仍关心国家,深感责任重大。在国家危难之际,他沉默寡言,忠诚尽责,留下了宝贵的名言警句。

尾联“危坐能终日,豪情属少年”展现了李先生的坚韧与活力,即使年事已高,仍怀有少年般的热情。最后,诗人以“至今过剑浦,水竹荐羞笾”收束,表达了对这位闽地儒者的敬仰,以及他对李延平先生高尚人格的深深怀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赞颂,塑造了一个德才兼备的隐逸儒者形象。

收录诗词(356)

郑用锡(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任兵部武选司、礼部仪制司员外郎,著有《北廓园集》

  • 号:祉亭
  • 籍贯:清代台湾淡水
  • 生卒年:1788~1858

相关古诗词

咏闽儒三则(其二)李伯纪先生

千古樵川水,重招丞相魂。

文章肝胆在,社稷姓名存。

十议终何补,两宫休更论。

君王自明圣,臣子独烦冤。

先世推西陇,何人割太原?

输金真左计,刺臂有危言。

我更悲坏士,长嗟过墓门。

遗书成劫火,残碣入田园。

华表无丁令,丹青付子孙。

已醒三月梦,难叩九重阍。

铸铁汪黄错,观兵樊邓屯。

独怜留血食,庙貌太师尊。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咏闽儒三则(其三)蔡西山先生

一卷参同契,读书破万行。

测天知朒朓,吹律叶宫商。

河洛千秋秘,韬钤百技长。

先生能啖荠,老友许联床。

忽下门人泪,何来御史狂。

含沙多鬼蜮,昭祸岂文章。

风雨孤舟别,江湖去国忙。

难忘萧寺语,长恸道州亡。

斗酒空山酹,遗编败箧藏。

不孤属吾道,小谪亦何妨!

有子称同调,何人吊故乡。

九原应一慰,两字迪功郎。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冬至后数日,斋中山茶红白一时齐开

黍谷春回后,曼陀绽晓霜。

门庭方有烂,花事正相当。

分朵红和白,连枝色并香。

应无形尹妒,想是虢韩行。

玉茗先生宅,丹砂仙子裳。

一丛深爱护,倩尔为催妆。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北郭园即景

北郭郊原地,家园正落成。

避嚣仍近市,卜筑恰当城。

雉堞门前拱,鸦锄陇上耕。

畦通环带绕,山远列屏横。

花木先春发,楼台待月明。

窗虚风气爽,院静竹阴清。

积石峰能耸,穿池水自盈。

此间消受乐,坐听读书声。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