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百岁真僧住翠微,白毫光散六铢衣。
逢迎犹自过山半,指点岩泉步似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百岁的高僧居住在青翠的山林之中,其头顶散发出的白毫光芒映照着他的六铢袈裟。诗人通过“逢迎犹自过山半,指点岩泉步似飞”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高僧与访客相遇的情景,以及他轻盈的步伐如同飞鸟掠过山间清泉,充满了超凡脱俗之感。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位隐居山林、修行深厚的高僧形象,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心灵纯净的美好意境。
不详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匡床一钵饱胡麻,不记山中岁月赊。
惟有少时松桂在,眼看落尽六朝花。
长安可识鲁诸生,笔底龙鸾到处惊。
好去汉宫题署榜,今年太极殿新成。
戏取刀圭鍊紫霞,壶天深驻上仙家。
等閒种就千林杏,开作宜春内苑花。
十年几作五陵游,一剑高横万里秋。
此夜龙光方射斗,乡心且莫视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