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

清涨挟云去,浊潮翻日来。

蛟龙江口出,烟树海天开。

二水蛮乡涌,千舟粤郡回。

夷花兼邀果,远际越王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江门的壮丽景象与地域特色,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江海交汇处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气息。

首联“清涨挟云去,浊潮翻日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江水在不同时间段的不同状态。清晨,清澈的江水带着云雾缓缓流淌,仿佛是云随水流而去;而傍晚,浑浊的潮水翻滚着夕阳,展现出一种动态之美。这两句通过“挟”和“翻”两个动词,形象地表现了江水的流动感和时间的流转。

颔联“蛟龙江口出,烟树海天开”,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视野。江口处,蛟龙跃出水面,象征着力量与生机;远处的烟树与海天相连,构成了一幅辽阔的自然景观图。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壮美,也隐含了对生命力的赞美。

颈联“二水蛮乡涌,千舟粤郡回”,将视角转向了更广阔的地理空间。二水(可能指江水与海水)在蛮乡涌动,显示出地域的多样性和生命力的旺盛;千舟在粤郡回航,既体现了繁忙的航运活动,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状态。这一联通过“涌”和“回”两个动词,展现了江河与人类社会的互动。

尾联“夷花兼邀果,远际越王台”,收束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远方的景色。夷花(可能指的是异域之花)与果实并存,寓意着丰富多样的自然与文化;越王台作为远方的地标,象征着历史的积淀与文化的传承。这一联通过“兼”和“远际”两个词语,表达了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门地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一首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佳作。

收录诗词(4)

朱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北征

邹衍宫前大道开,燕丹桥下朔风哀。

连天古碛沙如雪,动地浑河水似雷。

俊鹘明驼纷旷野,惊蓬断藿莽层台。

谁怜襆被关山客,独拥长辕万里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秋日书怀

金风吹落九门霜,直北天寒雁几行。

辽海飞云人倚剑,燕山斜月客思乡。

关河入望愁无际,砧杵谁家捣未央。

逆旅不堪频吊古,昭王台畔草茫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吕幼心明府季秋江行望桐感怀

渺渺枞江水,盈盈画舫过。

波光行处静,山色望中多。

劝稼心如昔,倾葵愿若何。

推篷一遥瞩,棠荫似云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风鸢

人巧由来夺化工,高飞不必羽毛丰。

天衢纵与凡尘隔,云路能教线索通。

垂翅只愁榆荚雨,振翰还籍柳丝风。

蟠泥升汉须臾事,都在儿童掌握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