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严寒环境中的生活情景。首句"凿冰十丈得泉归"展现了冬季凿冰取水的艰辛,暗示生活的艰难。接着"却望千峰白雪围"描绘出四周被雪覆盖的山峰,渲染出荒凉而寂静的氛围。
"海岸渔樵生计浅"进一步揭示了渔夫和樵夫们生活的贫困,"过从稀"则表达了诗人与亲朋好友交往的疏远,流露出孤独之感。"顽山入屋霜连枕"写出了屋内寒气逼人,连枕头都结了霜,"秃树当门月上衣"则以月光洒在光秃的树梢上,增添了凄冷的画面。
最后两句"穷旅不堪儿女怨,夜添松火敌寒威"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承受着儿女的抱怨和寒冷的双重压力,只能借添松火取暖,显示出坚韧的生活态度和内心的孤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清代文人在困苦环境中的生活境遇和内心世界。